基于暗原色方法的水下图像增强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水下图像处理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图像复原技术 | 第12-15页 |
1.2.2 水下图像增强和颜色校正 | 第15-18页 |
1.3 本文以下几章的安排 | 第18-19页 |
2 水下图像退化分析 | 第19-25页 |
2.1 信号源 | 第20-21页 |
2.2 后向散射部分 | 第21-22页 |
2.3 水下图像存在的问题及传统图像处理方法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暗原色图像增强去雾算法 | 第25-34页 |
3.1 暗原色先验理论 | 第25-26页 |
3.2 预估透射率 | 第26-27页 |
3.3 抠图细化 | 第27页 |
3.4 复原物体光线 | 第27页 |
3.5 估算背景光 | 第27-28页 |
3.6 暗原色方法处理实际雾天图片 | 第28-30页 |
3.7 暗原色方法应用到水下的可能性 | 第30-3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水下颜色复原 | 第34-42页 |
4.1 现有的水下颜色复原方法 | 第34-35页 |
4.2 水下白平衡颜色复原方法 | 第35-37页 |
4.3 基于动态阀值的自动白平衡法 | 第37-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水下暗原色图像增强 | 第42-51页 |
5.1 计算水下图片暗原色 | 第42-43页 |
5.2 估算水体透射率 h(x) | 第43-44页 |
5.3 估算背景光 | 第44-49页 |
5.4 复原真实图像 | 第49-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6 水下暗原色图像增强方法实验 | 第51-61页 |
6.1 图像质量评价 | 第51-52页 |
6.1.1 对比度 | 第51页 |
6.1.2 信息熵 | 第51-52页 |
6.1.3 平均梯度 | 第52页 |
6.2 水池实验 | 第52-57页 |
6.2.1 水池实验实验环境及实验器材 | 第52-53页 |
6.2.2 水池实验设计 | 第53页 |
6.2.3 清水下目标的图像增强 | 第53-54页 |
6.2.4 中等水质下目标图像增强 | 第54-56页 |
6.2.5 浑浊水质下目标图像增强 | 第56-57页 |
6.3 海洋实验 | 第57-60页 |
6.3.1 海洋实验器材 | 第57-59页 |
6.3.2 海洋实验 | 第59-6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70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