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和现状 | 第13-16页 |
1.2.1 温室环境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图像处理在农业上的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温室嫁接用苗培育情况调研与分析 | 第18-27页 |
2.1 调研概要 | 第18-19页 |
2.1.1 调研分布 | 第18页 |
2.1.2 调研内容 | 第18-19页 |
2.2 调研结果统计 | 第19页 |
2.2.1 标准嫁接用苗外观特征要求结果 | 第19页 |
2.2.2 育苗设备调研结果 | 第19页 |
2.3 温室育苗现状 | 第19-21页 |
2.4 嫁接用苗培育要求及存在问题 | 第21-24页 |
2.4.1 嫁接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第21-22页 |
2.4.2 温室嫁接用苗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2.5 育苗新技术与温室发展趋势 | 第24-26页 |
2.5.1 先进育苗灌溉技术 | 第24页 |
2.5.2 温室育苗发展趋势 | 第24-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嫁接用苗检测与培育试验平台设计研制 | 第27-35页 |
3.1 平台整体方案 | 第27-28页 |
3.1.1 平台方案确定 | 第27页 |
3.1.2 平台功能要求 | 第27-28页 |
3.2 机器视觉检测装置 | 第28-31页 |
3.2.1 检测装置结构设计 | 第28页 |
3.2.2 检测装置功能说明 | 第28页 |
3.2.3 检测装置选材 | 第28-31页 |
3.3 嫁接用苗培育装置的设计 | 第31-33页 |
3.3.1 装置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3.3.2 环境调控装置功能说明 | 第32-33页 |
3.4 嫁接用苗检测与培育装置的研制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嫁接用苗外观特征基准点位置的研究 | 第35-47页 |
4.1 图像处理方法简介 | 第35-36页 |
4.1.1 数字图像处理 | 第35页 |
4.1.2 MATLAB 的图像处理工具箱 | 第35-36页 |
4.2 样本采集方法 | 第36-37页 |
4.3 颜色模型的选择 | 第37-40页 |
4.3.1 RGB 颜色模型获取二值图 | 第38-39页 |
4.3.2 Lab 颜色模型获取二值图 | 第39-40页 |
4.4 基准点位置提取 | 第40-45页 |
4.4.1 手工提取基准点位置 | 第40-41页 |
4.4.2 曲线拟合提取基准点位置 | 第41-43页 |
4.4.3 指定范围取点提取基准点位置 | 第43-45页 |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4.5.1 试验结果 | 第45-46页 |
4.5.2 试验分析 | 第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基于机器视觉的嫁接用苗外观特征检测方法的研究 | 第47-60页 |
5.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47-48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47页 |
5.1.2 图像采集条件及处理软件 | 第47-48页 |
5.2 图像处理方法 | 第48-56页 |
5.2.1 基准点位置判定 | 第49-50页 |
5.2.2 嫁接用苗外观特征要求 | 第50-51页 |
5.2.3 幼苗生长状态的自动判定 | 第51-52页 |
5.2.4 幼苗子叶展开角及子叶跨度的提取 | 第52-53页 |
5.2.5 幼苗胚轴弯曲度和长度的提取 | 第53-55页 |
5.2.6 幼苗轴径提取 | 第55-5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6-59页 |
5.3.1 试验结果验证 | 第56-57页 |
5.3.2 精度分析 | 第57-58页 |
5.3.3 失败率分析 | 第58-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6.2 研究创新点 | 第61页 |
6.3 展望与建议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