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仁果类论文--苹果论文

功能型苹果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及果实性状比较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前言第11-2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前人的研究进展第12-22页
        1.2.1 酚类物质第13-15页
            1.2.1.1 苹果中酚类物质与分类第13-14页
            1.2.1.2 植物中酚类物质合成途径第14页
            1.2.1.3 抗氧化能力第14-15页
        1.2.2 类黄酮第15-19页
            1.2.2.1 类黄酮及其分类第15-16页
            1.2.2.2 类黄酮合成途径第16-19页
        1.2.3 花青苷第19-22页
            1.2.3.1 花青苷及其分类第19-20页
            1.2.3.2 花青苷合成途径第20-22页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0页
    2.1 功能型苹果优株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含量及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第23-27页
        2.1.1 试验材料第23页
        2.1.2 类黄酮、总酚含量的测定第23-24页
        2.1.3 类黄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第24-27页
            2.1.3.1 RNA提取第24页
            2.1.3.2 RNA电泳第24-25页
            2.1.3.3 RNA反转录第25页
            2.1.3.4 PCR扩增第25-26页
            2.1.3.5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26-27页
        2.1.4 数据统计分析第27页
    2.2 几个功能型苹果性状比较第27-30页
        2.2.1 试验材料第27页
        2.2.2 果实单果重、硬脆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第27-28页
        2.2.3 总酚与花青苷含量、抗氧化能力以及类黄酮含量与组分的测定第28-30页
            2.2.3.1 样品准备与提取程序第28页
            2.2.3.2 总酚、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第28-29页
            2.2.3.3 花色苷含量与类黄酮组分的测定第29-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39页
    3.1 功能型苹果优株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含量及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第30-32页
        3.1.1 类黄酮含量变化第30页
        3.1.2 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第30-32页
    3.2 功能型苹果优株果实性状评价第32-39页
        3.2.1 果实性状的比较第32-33页
        3.2.2 类黄酮成分的结构推定第33-39页
4 讨论第39-44页
    4.1 关于功能型苹果类黄酮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理第39-40页
    4.2 关于类黄酮与栽培苹果的起源演化问题第40-41页
    4.3 关于功能型苹果及其育种技术问题第41-44页
5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形成论文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眼、荔枝嫁接更新品种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钼对黄瓜幼苗耐冷性的影响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