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1.1 形态特征 | 第10页 |
1.2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征 | 第10-11页 |
1.3 马哈利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1 马哈利生理方向研究 | 第11页 |
1.3.2 基因克隆和测序 | 第11页 |
1.3.3 叶片再生和种子休眠 | 第11页 |
1.4 植物胚胎学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4.1 植物胚胎学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5 花芽分化 | 第12-15页 |
1.5.1 花芽分化进程的解剖学研究 | 第13页 |
1.5.2 花芽分化机理的研究 | 第13-14页 |
1.5.3 影响花芽分化的营养基础 | 第14-15页 |
1.6 大小孢子、雌雄配子体的发生与发育 | 第15-18页 |
1.6.1 小孢子和雄配子体的发生与发育 | 第15-17页 |
1.6.2 大孢子和雌配子的发生与发育 | 第17-18页 |
1.7 蔷薇科以及樱属其他植物胚胎学研究概况 | 第18页 |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2.1 采样及固定 | 第19页 |
2.2 马哈利开花物候期的调查 | 第19页 |
2.3 石蜡切片制作 | 第19-22页 |
2.3.1 试剂的配制 | 第19-20页 |
2.3.2 花粉形态的观察 | 第20-22页 |
2.4 显微镜观察 | 第22页 |
2.5 Olympus CX—41 型显微镜照相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3-42页 |
3.1 马哈利樱桃花芽分化 | 第23-26页 |
3.1.1 花芽分化过程 | 第23页 |
3.1.2 花芽形态分化的时期 | 第23-24页 |
3.1.3 花芽分化中的雌蕊畸形 | 第24-26页 |
3.2 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 | 第26-29页 |
3.2.1 小孢子发生 | 第26-27页 |
3.2.2 雄配子体发育 | 第27-29页 |
3.3 花药壁的发育 | 第29-31页 |
3.3.1 花药壁发育 | 第29-30页 |
3.3.2 花药壁发育与花粉发育的相关性 | 第30-31页 |
3.4 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 | 第31-33页 |
3.4.1 大孢子发生 | 第31页 |
3.4.2 胚囊的形成 | 第31-33页 |
3.5 马哈利樱桃双胚珠现象 | 第33-34页 |
3.6 雌、雄蕊发育的对应关系 | 第34-36页 |
3.7 双受精作用 | 第36页 |
3.8 胚和胚乳的发育 | 第36-39页 |
3.8.1 胚的发育 | 第36-38页 |
3.8.2 胚乳的发育 | 第38-39页 |
3.9 败育现象 | 第39-40页 |
3.10 胚和胚乳的发育与果实生长的相关性 | 第40-4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2-45页 |
4.1 马哈利樱桃花芽分化 | 第42页 |
4.2 马哈利樱桃小孢子发育异常现象 | 第42页 |
4.3 马哈利樱桃双胚珠现象 | 第42-43页 |
4.4 小孢子母细胞发育的不同步性 | 第43页 |
4.5 原胚和胚乳败育的现象 | 第43页 |
4.6 雌雄异熟现象 | 第43页 |
4.7 马哈利樱桃种子的发育同果实发育之间存在彼此消长的现象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6页 |
5.1 马哈利花芽分化 | 第45页 |
5.2 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 | 第45页 |
5.3 花药壁的发育 | 第45页 |
5.4 大孢子的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发育 | 第45页 |
5.5 双受精作用 | 第45页 |
5.6 胚及胚乳的发育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