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绅型小说评点研究--以张文虎《儒林外史》评本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 张文虎评本《儒林外史》的研究现状概况 | 第8-9页 |
二、 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9-12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张文虎士绅身份的建构与小说评点动机 | 第14-25页 |
一、 张文虎士绅身份的建构 | 第14-17页 |
(一) 关于“士绅”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二) 学习、坐馆经历——士绅身份的谋求过程 | 第15-16页 |
(三) 金陵书局校勘工作——士绅身份的官方认可 | 第16-17页 |
二、 士绅身份与张文虎评点《儒林外史》的动机 | 第17-25页 |
(一) 焦虑:社会的动荡不安与士绅的精神迷失 | 第18-19页 |
(二) 抗争:地方的文化建设与小说的评点教化 | 第19-25页 |
第二章 张文虎小说批评话语的特点 | 第25-46页 |
一、 卫护传统的伦理气息 | 第25-32页 |
(一) 针砭时弊:教化劝诫的小说功用观 | 第26-28页 |
(二) 引为鉴戒:平添刻薄的小说热讽论 | 第28-32页 |
二、 溯源求真的客观态度 | 第32-38页 |
(一) 逐本溯源:以历史真实比勘小说情节 | 第32-35页 |
(二) 褒贬得当:以客观态度进行小说批评 | 第35-38页 |
三、 评点实践中的理想追求 | 第38-46页 |
(一) 礼义廉耻:张文虎高举的立人之纲 | 第39-43页 |
(二) 尧舜文武:张文虎赞颂的德治典范 | 第43-46页 |
第三章 张文虎小说评点的意义和影响 | 第46-57页 |
一、 张文虎小说评点的有效性研究 | 第46-52页 |
(一) 传统小说评点的接受障碍 | 第46-49页 |
(二) 张文虎小说评点的有效性批评 | 第49-52页 |
二、 张文虎小说评点的文本传播和后世影响 | 第52-57页 |
(一) 张文虎小说评点的文本传播 | 第52-54页 |
(二) 张文虎小说评点的后世影响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