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动物学论文

流域大型底栖动物保护目标的筛选技术应用研究--以太子河流域为例

摘要第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大型底栖动物在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第12-13页
    1.3 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背景介绍第13-14页
    1.4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第14页
    1.5 保护物种的内涵第14-15页
    1.6 生物保护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页
    1.8 研究内容第16-18页
        1.8.1 指示种第17页
        1.8.2 伞护种第17-18页
        1.8.3 旗舰种第18页
    1.9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第20-24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0-21页
    2.2 点位的布设第21页
    2.3 底栖动物的采集与鉴定第21-22页
    2.4 水体理化指标的监测第22页
    2.5 栖境调查第22-23页
    2.6 土地利用类型获取第23-24页
第3章 太子河伞护种的筛选第24-39页
    3.1 前言第24页
    3.2 研究内容第24-26页
        3.2.1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评价指数计算第24-25页
        3.2.2 伞护种的计算方法第25-26页
        3.2.3 数据统计第2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6-37页
        3.3.1 太子河流域水质特征分析第26-28页
        3.3.2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第28页
        3.3.3 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评价指数结果第28-32页
        3.3.4 伞护种的筛选与后评估第32-34页
        3.3.5 伞护种的分布特征及受水质的影响第34-37页
    3.4 讨论第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指示类群的筛选第39-50页
    4.1 前言第39页
    4.2 方法与分析第39-41页
        4.2.1 研究方法第39-40页
        4.2.2 数据分析第40-41页
    4.3 结果第41-46页
        4.3.1 环境因子分析第41-42页
        4.3.2 指示类群(indicator group)第42-45页
        4.3.3 指示类群与环境因子的分析第45-46页
    4.4 讨论第46-49页
        4.4.1 指示类群分析第47-48页
        4.4.2 环境因子分析第48-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濒危物种第50-54页
    5.1 前言第50-51页
    5.2 田螺科第51-52页
        5.2.1 形态第51-52页
        5.2.2 生态习性第52页
        5.2.3 经济价值第52页
    5.3 乌苏里圆田螺第52-54页
        5.3.1 生存环境第53页
        5.3.2 威胁及保护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腐真菌对百菌清、甲霜灵的生物降解及对植物的促生作用
下一篇:铅、镉与草甘膦复合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污染胁迫及HSPs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