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7-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2-14页 |
1.1 实验对象及药物 | 第12页 |
1.2 主要实验设备及耗材 | 第12-14页 |
1.2.1 仪器设备 | 第12页 |
1.2.2 试剂及耗材 | 第12-1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4-21页 |
2.1 药物配制 | 第14页 |
2.2 实验分组 | 第14页 |
2.3 建立模型步骤 | 第14-15页 |
2.3.1 术前准备及实验大鼠标准 | 第14页 |
2.3.2 胸部手术 | 第14-15页 |
2.3.3 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模型制备成功的标志 | 第15页 |
2.4 观察指标 | 第15-20页 |
2.4.1 心脏功能参数测定 | 第15页 |
2.4.2 检测心肌酶 | 第15页 |
2.4.3 心肌梗死面积测定 | 第15-16页 |
2.4.4 心肌组织HE染色 | 第16页 |
2.4.5 Myeloperoxidase(MPO)活性检测 | 第16页 |
2.4.6 Western-blot检测相关蛋白 | 第16-20页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20-2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1-26页 |
3.1 薯蓣皂苷元对I/R大鼠的心功能影响 | 第21页 |
3.2 薯蓣皂苷元降低心肌酶的表达 | 第21-22页 |
3.3 薯蓣皂苷元减少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面积 | 第22-23页 |
3.4 薯蓣皂苷元降低I/R大鼠TNF-a、IL-1b及心肌MPO的表达水平 | 第23页 |
3.5 薯蓣皂苷元抑制NF-kB通路的磷酸化 | 第23-24页 |
3.6 薯蓣皂苷元调节p38-MAPK和激活JNK信号通路 | 第24-26页 |
4 讨论与分析 | 第26-29页 |
5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文献综述: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有关治疗药物的研究 | 第33-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