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损伤机理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核磁共振技术在岩石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片麻岩冻融循环室内试验 | 第18-28页 |
2.1 取样背景 | 第18-19页 |
2.2 岩样的制备与分组 | 第19-21页 |
2.2.1 岩样的制备 | 第19-20页 |
2.2.2 岩样的分组 | 第20-21页 |
2.3 试验参数 | 第21-22页 |
2.4 试验步骤 | 第22页 |
2.5 试验仪器及方法介绍 | 第22-26页 |
2.5.1 物理性质试验 | 第22-23页 |
2.5.2 力学性质试验 | 第23-25页 |
2.5.3 冻融循环试验 | 第25-26页 |
2.5.4 核磁共振试验 | 第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片麻岩物理力学试验结果分析 | 第28-52页 |
3.1 初始物理性质试验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3.2 片麻岩质量变化分析 | 第32-35页 |
3.3 片麻岩波速变化分析 | 第35-38页 |
3.4 片麻岩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 第38-50页 |
3.5 片麻岩冻融损伤劣化模式分析 | 第50-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片麻岩核磁共振测试结果分析 | 第52-62页 |
4.1 核磁共振原理简介 | 第52页 |
4.2 片麻岩孔隙率变化分析 | 第52-54页 |
4.3 片麻岩孔隙分布变化分析 | 第54-57页 |
4.4 孔隙占比变化分析 | 第57-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损伤力学模型 | 第62-75页 |
5.1 损伤力学基础 | 第62-64页 |
5.1.1 损伤力学的发展 | 第62页 |
5.1.2 损伤变量 | 第62-64页 |
5.2 岩石冻融损伤模型推导 | 第64-70页 |
5.2.1 应变等价原理及其推广 | 第64-65页 |
5.2.2 冻融损伤变量Dn的选取 | 第65-69页 |
5.2.3 冻融受荷岩石损伤演化方程 | 第69-70页 |
5.3 实例演算 | 第70-74页 |
5.3.1 基本参数的计算 | 第71页 |
5.3.2 损伤变量演化规律 | 第71-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