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6页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2.3 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的创新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1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内涵 | 第18-20页 |
2.1.1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定义 | 第18页 |
2.1.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特征 | 第18-19页 |
2.1.3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 第19-20页 |
2.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品牌定位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品牌形象塑造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湖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现状 | 第24-29页 |
3.1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整体数量较多 | 第24页 |
3.2 建成一批影响力较强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 第24-25页 |
3.3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品牌价值还较弱 | 第25-26页 |
3.4 各类别产品中茶叶类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相对较高 | 第26-28页 |
3.5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政策性指引较强 | 第28-29页 |
第4章 湖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存在问题 | 第29-34页 |
4.1 缺乏品牌定位和特色品牌形象塑造 | 第29-30页 |
4.2 品牌产业化、标准规模化水平有待提高 | 第30页 |
4.3 品牌产品链与发达地区相比较短 | 第30-31页 |
4.4 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低 | 第31-32页 |
4.5 品牌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缺乏创新 | 第32-34页 |
第5章 其他地区农产品区域性公用品牌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第34-41页 |
5.1 以浙江“丽水山耕”的品牌建设发展为例 | 第34-37页 |
5.1.1 “丽水山耕”品牌建设背景介绍 | 第34页 |
5.1.2 “丽水山耕”品牌建设方法策略 | 第34-35页 |
5.1.3 “丽水山耕”品牌定位及形象塑造 | 第35页 |
5.1.4 “丽水山耕”品牌经营管理 | 第35-36页 |
5.1.5 “丽水山耕”品牌宣传推广 | 第36页 |
5.1.6 “丽水山耕”品牌科技创新 | 第36-37页 |
5.2 以陕西“洛川苹果”的品牌建设发展为例 | 第37-39页 |
5.2.1 “洛川苹果”品牌建设背景介绍 | 第37页 |
5.2.2 “洛川苹果”品牌建设区域优势 | 第37-38页 |
5.2.3 “洛川苹果”品牌产业规模建设 | 第38页 |
5.2.4 “洛川苹果”品牌经营管理策略 | 第38页 |
5.2.5 “洛川苹果”品牌宣传推广发展 | 第38-39页 |
5.2.6 “洛川苹果”品牌建设科技创新 | 第39页 |
5.3 “丽水山耕”和“洛川苹果”两个案例的经验及启示 | 第39-41页 |
5.3.1 “丽水山耕”的品牌战略和政府扶持 | 第39-40页 |
5.3.2 “洛川苹果”的区域优势和政府支持 | 第40-41页 |
第6章 湖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41-48页 |
6.1 找准品牌定位,加强品牌形象塑造 | 第41-42页 |
6.2 大力推动实施农业产业化进程 | 第42-43页 |
6.2.1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第42页 |
6.2.2 注重农业的科技创新 | 第42-43页 |
6.3 加强品牌规模化、标准化体系建设 | 第43-44页 |
6.3.1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 第43页 |
6.3.2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集群 | 第43-44页 |
6.3.3 延长农产品品牌产品链 | 第44页 |
6.4 完善品牌的经营管理体制 | 第44-45页 |
6.4.1 完善品牌的注册及认证制度 | 第44-45页 |
6.4.2 建立并完善品牌的监管制度 | 第45页 |
6.5 加强品牌的宣传推广和保护维权力度 | 第45-46页 |
6.5.1 重视品牌推广,加大宣传力度 | 第45-46页 |
6.5.2 注重农产品品牌的保护和维权 | 第46页 |
6.6 加大政府的调控与扶持力度 | 第46-48页 |
6.6.1 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品牌发展 | 第47页 |
6.6.2 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