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1. 研究综述 | 第7-16页 |
| ·利他行为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 ·利他行为相关研究回顾 | 第8-11页 |
| ·利他行为理论解释 | 第11-14页 |
| ·利他行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利他行为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 2. 研究目的、意义和假设 | 第16-17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的假设 | 第17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 ·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 ·研究程序 | 第19-20页 |
| ·数据处理 | 第20页 |
| ·个案访谈 | 第20页 |
| 4. 研究结果 | 第20-41页 |
| ·不同群体特征的利他行为研究 | 第20-24页 |
| ·同他人的交流和理解能力 | 第24-29页 |
|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现状及其特点 | 第29-32页 |
| ·自我意识的现状及其特点 | 第32-34页 |
| ·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其特点 | 第34-36页 |
| ·利他行为与各因素的相关分析 | 第36-37页 |
| ·利他行为因果模型的路径分析 | 第37-41页 |
| 5. 结论和讨论 | 第41-43页 |
| ·不同群体特征的利他行为分析 | 第41-42页 |
| ·利他行为的结构探讨 | 第42-43页 |
| 6. 培养利他行为的几点建议 | 第43-46页 |
| ·增加人际相互作用 | 第43页 |
| ·提供利他行为榜样 | 第43-44页 |
| ·将人们的助人行为归因为利他行为动机 | 第44页 |
| ·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 第44-45页 |
| ·通过行为实践培养利他行为 | 第45-46页 |
| 7.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46-48页 |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6页 |
|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46页 |
| ·本研究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录 | 第50-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