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材料及方法 | 第12-23页 |
材料 | 第12-1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2-14页 |
方法 | 第14-22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2-23页 |
实验结果 | 第23-35页 |
1.大鼠心梗模型建立及术后大鼠生存、心衰发作情况 | 第23页 |
2.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 | 第23-27页 |
3.大鼠心脏质量指数及左心室质量指数 | 第27-29页 |
4.心脏标本大体形态观察 | 第29-30页 |
5.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 第30-32页 |
6.非梗死区心肌纤维化程度 | 第32-33页 |
7.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组织 NF-κB 活性变化 | 第33-35页 |
附图 | 第35-38页 |
讨论 | 第38-44页 |
1. NF‐κB活性在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组织的变化 | 第41页 |
2. PDTC抑制 NF‐κB 活化对心肌组织炎症反应的作用 | 第41-42页 |
3.PDTC 抑制 NF‐κB 活化对非梗死区细胞外基质的作用 | 第42-43页 |
4.PDTC 抑制 NF‐κB 活化对心室重塑、心脏功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全文总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50-51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及参与课题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