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0.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0.2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0.3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动因 | 第15-24页 |
1.1 刘少奇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出发点 | 第15-17页 |
1.1.1 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主义的经济构想 | 第15-16页 |
1.1.2 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 | 第16-17页 |
1.2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形成的现实动因 | 第17-21页 |
1.2.1 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 第17-19页 |
1.2.2 刘少奇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 | 第19-20页 |
1.2.3 克服“苏联模式”弊端的需要 | 第20-21页 |
1.3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 第21-24页 |
2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 第24-36页 |
2.1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4-32页 |
2.1.1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探索 | 第24-25页 |
2.1.2 社会主义经济既要有计划性、又要有灵活性 | 第25-28页 |
2.1.3 试办托拉斯的理论与实践 | 第28-30页 |
2.1.4 改革分配体制 | 第30-31页 |
2.1.5 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 | 第31-32页 |
2.2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特点 | 第32-36页 |
2.2.1 “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是改革思想的核心 | 第33页 |
2.2.2 以生产力发展作为评价改革的标准 | 第33-34页 |
2.2.3 以实事求是作为改革根本出发点 | 第34页 |
2.2.4 群众路线作为改革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 第34-35页 |
2.2.5 以调查研究作为改革的基本途径 | 第35-36页 |
3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意义及启示 | 第36-43页 |
3.1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意义 | 第36-39页 |
3.1.1 对当时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 | 第36-37页 |
3.1.2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 第37-39页 |
3.2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启示 | 第39-43页 |
3.2.1 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启示 | 第40-41页 |
3.2.2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第41-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成果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