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1 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 | 第9页 |
1.1.2 国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愈加重视 | 第9页 |
1.1.3 陕南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的机遇和呈现的问题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重点与创新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5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1.5.1 相关概念 | 第14页 |
1.5.2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 陕南汉阴漩涡镇茨沟村传统村落现状与旅游资源评价 | 第19-33页 |
2.1 陕南汉阴漩涡镇茨沟村总体概况 | 第19-24页 |
2.1.1 自然概况 | 第19-21页 |
2.1.2 人文特征 | 第21-23页 |
2.1.3 经济发展状况 | 第23-24页 |
2.2 陕南汉阴县茨沟村传统村落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 | 第24-29页 |
2.2.1 陕南汉阴县传统村落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 | 第24-27页 |
2.2.2 茨沟村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 | 第27-29页 |
2.3 茨沟村旅游市场现状及分析 | 第29-33页 |
2.3.1 茨沟村旅游发展现状 | 第29-30页 |
2.3.2 村民需求分析 | 第30-31页 |
2.3.3 旅游市场特征分析 | 第31-33页 |
3 茨沟村传统村落旅游规划问题与实践经验 | 第33-41页 |
3.1 茨沟村传统村落旅游规划存在的优势 | 第33-34页 |
3.1.1 外在机遇 | 第33-34页 |
3.1.2 内在优势 | 第34页 |
3.2 传统村落旅游规划的问题与挑战 | 第34-38页 |
3.2.1 传统村落旅游规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3.2.2 茨沟村旅游规划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3.2.3 茨沟村旅游规划中的挑战 | 第38页 |
3.3 传统村落旅游规划实践经验及启示 | 第38-41页 |
3.3.1 实践经验 | 第38-40页 |
3.3.2 案例启示 | 第40-41页 |
4 茨沟村传统村落旅游规划思路及模式 | 第41-49页 |
4.1 茨沟村传统村落旅游规划思路 | 第41-43页 |
4.1.1 协同合作、探求特色 | 第41页 |
4.1.2 保护与开发并行 | 第41-43页 |
4.1.3 打造品牌、全面推广 | 第43页 |
4.2 茨沟村传统村落旅游规划策略 | 第43-46页 |
4.2.1 坚持动态调整的规划策略 | 第43-44页 |
4.2.2 坚持传统村落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 | 第44-45页 |
4.2.3 坚持将村民作为开发主体 | 第45页 |
4.2.4 强化景区和政府在开发中的作用 | 第45页 |
4.2.5 坚持以传统文化为重点 | 第45-46页 |
4.3 茨沟村传统村落旅游规划模式 | 第46-49页 |
4.3.1 多元主题 | 第46-47页 |
4.3.2 共建共享 | 第47-49页 |
5 茨沟村传统村落旅游规划与设计 | 第49-63页 |
5.1 茨沟村传统村落旅游规划空间布局 | 第49-53页 |
5.1.1 适建性分析 | 第49-50页 |
5.1.2 空间结构 | 第50-52页 |
5.1.3 功能分区与设计方案 | 第52-53页 |
5.2 茨沟村传统村落旅游规划核心 | 第53-59页 |
5.2.1 文化复兴与文化融合 | 第53-56页 |
5.2.2 农业传承与活动打造 | 第56-57页 |
5.2.3 景观营造与生态保护 | 第57-59页 |
5.3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及游览线路 | 第59-61页 |
5.3.1 交通类型分析 | 第59-60页 |
5.3.2 游览线路策划 | 第60-61页 |
5.4 茨沟村传统村落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 | 第61-63页 |
5.4.1 形象定位与宣传口号 | 第61-62页 |
5.4.2 品牌推广与营销 | 第62-63页 |
6 结语 | 第63-65页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63页 |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