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共享发展理念下渝东南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7-18页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第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3.3 研究创新点第18页
    1.4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0页
        1.4.1 共享发展的内涵第18-19页
        1.4.2 精准扶贫的内涵第19-20页
2 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实可能性第20-26页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扶贫工作积累了成功经验第20-23页
        2.1.1 改革开放前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第20页
        2.1.2 改革开放到十八大前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第20-22页
        2.1.3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第22-23页
    2.2 新时代渝东南地区具备脱贫的有利条件第23-26页
        2.2.1 渝东南地区具有脱贫的政策优势第23-24页
        2.2.2 渝东南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第24-25页
        2.2.3 渝东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产业资源第25-26页
3 共享发展理念指导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第26-32页
    3.1 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第26-27页
        3.1.1 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第26-27页
        3.1.2 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第27页
    3.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第27-29页
        3.2.1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第28页
        3.2.2 有利于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第28-29页
    3.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第29-32页
        3.3.1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第29页
        3.3.2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第29-32页
4 渝东南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分析第32-44页
    4.1 渝东南地区致贫因素第32-35页
        4.1.1 自然环境艰苦第32-33页
        4.1.2 产业结构不协调第33页
        4.1.3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第33-34页
        4.1.4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人才缺口较大第34-35页
    4.2 渝东南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情况第35-40页
        4.2.1 识别标准基本确定,识别流程初步建立第35-36页
        4.2.2 帮扶要求较为全面,帮扶措施逐渐多样第36-37页
        4.2.3 帮扶人员逐步多样,帮扶力量有所加强第37-38页
        4.2.4 资金整合趋于合理,资金去向逐步严格第38-40页
    4.3 渝东南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第40-44页
        4.3.1 贫困人口识别还不够精准第40-41页
        4.3.2 扶贫干部政策解读力和执行力不足第41页
        4.3.3 扶贫对象的参与积极性不够第41-42页
        4.3.4 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不高第42-43页
        4.3.5 缺乏对脱贫人口的精准管理第43-44页
5 共享发展理念下渝东南地区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第44-56页
    5.1 共享发展理念下渝东南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原则第44-46页
        5.1.1 坚持全民共享原则,贫困人口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第44-45页
        5.1.2 坚持全面共享原则,贫困人口全面共享建设成果第45页
        5.1.3 坚持共建共享原则,贫困人口人人参与发展进程第45页
        5.1.4 坚持渐进共享原则,贫困人口渐进实现脱贫目标第45-46页
    5.2 共享发展理念下渝东南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第46-56页
        5.2.1 协调产业发展,扶持渝东南脱贫产业第46页
        5.2.2 做好精准识别工作,明确精准扶贫工作对象第46-47页
        5.2.3 强化精准帮扶措施,注重贫困人口全面发展第47-50页
        5.2.4 做好扶贫干部培训,提高干部精准扶贫能力第50-51页
        5.2.5 凝聚精准帮扶力量,合力助推扶贫工作第51-53页
        5.2.6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扶贫资金充裕第53页
        5.2.7 完善精准监督管理,巩固精准扶贫工作成果第53-56页
6 结语第56-58页
致谢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宁蒗县为例
下一篇:农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以H企业农资配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