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雕塑论文--雕塑理论论文--雕塑评论、欣赏论文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园主题雕塑设计研究--以中共甘州中心县委纪念园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8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10-12页
        1.4.1 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法第10-11页
        1.4.2 实地调研法第11页
        1.4.3 研究框架第11-12页
    1.5 研究的创新点第12页
    1.6 本章小结第12-14页
2 红西路军历史研究及现状调研第14-20页
    2.1 红西路军史第14-16页
        2.1.1 红西路军的形成第14-15页
        2.1.2 红西路军的失败第15页
        2.1.3 红西路军的影响第15-16页
    2.2 红西路军在甘州第16-17页
        2.2.1 红西路军在甘州的主要活动第16-17页
        2.2.2 红西路军对甘州的意义第17页
    2.3 红西路军纪念园现状调研第17-18页
    2.4 本章小结第18-20页
3 纪念园雕塑的视觉设计研究第20-34页
    3.1 空间关系与视觉体验第21页
    3.2 室内外雕塑视觉语言样式第21-23页
    3.3 象征与隐喻设计第23-25页
    3.4 重现与场景设计第25-26页
    3.5 典型性及形象化的设计第26-28页
    3.6 具象与抽象的关系第28-30页
    3.7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于革命历史题材的重要性第30-31页
    3.8 全方位视觉体验的营造第31-32页
    3.9 本章小结第32-34页
4 中共甘州中心县委纪念园主题雕塑设计案例第34-60页
    4.1 中共甘州中心县委纪念园主题雕塑创作背景第34-41页
        4.1.1 张掖地区文化背景及项目主旨第34页
        4.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34-36页
        4.1.3 张掖红西路军雕塑现状背景第36-41页
        4.1.4 中共甘州中心县委纪念园雕塑创作的实践性意义第41页
    4.2 中共甘州中心县委纪念园主题雕塑创作思路第41-44页
        4.2.1 雕塑创作素材整合第42-43页
        4.2.2 雕塑创作设计稿第43-44页
    4.3 本次雕塑创作解析及思维拓展第44-50页
        4.3.1 雕塑观赏距离设计第44-45页
        4.3.2 雕塑尺度与体量第45-46页
        4.3.3 雕塑基材与设色第46页
        4.3.4 雕塑对安置环境的要求第46-47页
        4.3.5 革命历史主题雕塑的创作原则第47页
        4.3.6 红色雕塑创作对地方文化元素的表现第47-48页
        4.3.7 坚持朴素严谨的创作良心第48页
        4.3.8 对本方案雕塑观看形式的创新设想第48-50页
    4.4 中共甘州中心县委纪念园红色景区创作作品展示第50-57页
        4.4.1 方案设计(纪念园规划设计)第50-51页
        4.4.2 方案设计(纪念园主题雕塑)第51-52页
        4.4.3 泥型创作(纪念园主题雕塑)第52-54页
        4.4.4 多材质加工(纪念园主题雕塑)第54-55页
        4.4.5 安装(纪念园主题雕塑)第55-56页
        4.4.6 整体艺术化调整(纪念园主题雕塑)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60页
5 结语第60-62页
致谢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分形理论的图案造型设计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红色文化视野下的雕塑在延安吴起胜利山景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