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8-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0页 |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0-14页 |
| 2.1 新型入路解剖学研究 | 第10-11页 |
| 2.1.1 材料 | 第10页 |
| 2.1.2 方法 | 第10-11页 |
| 2.2 新型入路临床回顾性研究 | 第11-14页 |
| 2.2.1 患者选择标准 | 第11页 |
| 2.2.2 一般资料 | 第11-12页 |
| 2.2.3 术前准备 | 第12页 |
| 2.2.4 手术方法 | 第12页 |
| 2.2.5 术后处理 | 第12-13页 |
| 2.2.6 疗效评估指标 | 第13页 |
| 2.2.7 统计学方法 | 第13-14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14-18页 |
| 3.1 新型入路解剖学研究 | 第14页 |
| 3.1.1 新型入路周围肌肉、韧带的分布及解剖特点 | 第14页 |
| 3.1.2 新型入路周围的重要神经血管分布、解剖特点 | 第14页 |
| 3.1.3 新型入路的显露 | 第14页 |
| 3.2 新型入路临床回顾性研究 | 第14-18页 |
| 3.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第14-15页 |
| 3.2.2 两组术后 HSS 评分比较 | 第15-16页 |
| 3.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 第16-18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18-24页 |
| 4.1 膝关节术后功能障碍原因 | 第18-19页 |
| 4.2 手术入路对术区暴露的重要性 | 第19页 |
| 4.3 股骨远端 C 型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 第19-20页 |
| 4.4 新型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的优点 | 第20页 |
| 4.5 手术并发症的分析 | 第20-21页 |
| 4.6 股骨远端 C 型骨折的术后康复 | 第21-22页 |
| 4.7 本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22-24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24-25页 |
| 致谢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 附图 | 第29-3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6-37页 |
| 综述 | 第37-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