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机械密封 | 第12-13页 |
1.2.2 状态监测技术 | 第13-15页 |
1.2.3 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 第15-17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密封寿命试验及信号分析 | 第19-34页 |
2.1 机械密封状态监测原理 | 第19-23页 |
2.1.1 密封的基本结构 | 第19-20页 |
2.1.2 金刚石涂层机械密封特性分析 | 第20-21页 |
2.1.3 声发射技术原理 | 第21-22页 |
2.1.4 声发射检测技术的特点 | 第22页 |
2.1.5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机械密封监测原理 | 第22-23页 |
2.2 密封寿命试验设计 | 第23-30页 |
2.2.1 加速寿命试验原理 | 第23页 |
2.2.2 传感器选型及安装 | 第23-25页 |
2.2.3 状态监测系统 | 第25-26页 |
2.2.4 试验设计 | 第26-30页 |
2.3 试验信号分析 | 第30-33页 |
2.3.1 不同传感器信号分析 | 第30-32页 |
2.3.2 有无密封环信号分析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密封退化指标提取 | 第34-48页 |
3.1 果蝇算法优化小波包阈值降噪 | 第34-42页 |
3.1.1 小波函数 | 第34页 |
3.1.2 小波分析 | 第34-35页 |
3.1.3 小波包分析 | 第35-36页 |
3.1.4 小波包阈值降噪 | 第36-37页 |
3.1.5 果蝇优化算法 | 第37-39页 |
3.1.6 果蝇算法优化小波包阈值降噪 | 第39-40页 |
3.1.7 仿真分析 | 第40-42页 |
3.2 特征设计 | 第42-44页 |
3.2.1 时域特征 | 第42-43页 |
3.2.2 频域特征 | 第43-44页 |
3.2.3 相关系数计算 | 第44页 |
3.3 建立退化指标 | 第44-46页 |
3.3.1 核主成分分析 | 第45-46页 |
3.3.2 马氏距离 | 第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密封退化模型及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 第48-60页 |
4.1 退化轨迹 | 第48-49页 |
4.2 Wiener过程 | 第49-51页 |
4.3 基于贝叶斯框架的参数更新 | 第51-53页 |
4.4 基于最大期望算法的参数估计 | 第53-55页 |
4.4.1 极大似然法 | 第53-54页 |
4.4.2 最大期望法 | 第54-55页 |
4.5 基于Wiener过程的退化模型 | 第55-57页 |
4.6 仿真分析 | 第57-5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基于声发射信号的机械密封寿命预测实验 | 第60-73页 |
5.1 基于果蝇算法优化的小波包阈值降噪 | 第60-62页 |
5.2 特征提取 | 第62-68页 |
5.3 退化指标提取 | 第68-69页 |
5.4 基于Wiener退化模型的机械密封剩余寿命预测 | 第69-71页 |
5.5 不同工况下寿命预测 | 第71-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