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古气候学论文

渭南钻孔磁化率和粒度记录的晚新生代气候环境变化历史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第15页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第15-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2 主要工作量第16-18页
2.研究区概况第18-30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18-22页
        2.1.1 地理位置第18-19页
        2.1.2 地形地貌发育特征第19-20页
        2.1.3 气候与水文第20-22页
    2.2 区域地质概况第22-30页
        2.2.1 地层发育分布特征第22-27页
        2.2.2 构造发育特征第27-30页
3.材料和实验方法第30-38页
    3.1 野外采样第30-31页
    3.2 钻孔岩芯描述第31-36页
        3.2.1 GT2钻孔岩芯描述第31-34页
        3.2.2 GT3钻孔钻孔岩芯描述第34-36页
    3.3 实验方法第36-38页
        3.3.1 古地磁年代测试第36页
        3.3.2 磁化率测试第36页
        3.3.3 粒度测试第36-38页
4.古地磁测量及磁性地层年代第38-50页
    4.1 古地磁测量理论基础第38-39页
        4.1.1 物质的磁性第38页
        4.1.2 剩磁第38-39页
        4.1.3 退磁第39页
    4.2 钻孔岩芯磁性地层年代第39-50页
        4.2.1 GT2钻孔岩芯磁性地层年代第41-45页
        4.2.2 GT3钻孔岩芯磁性地层年代第45-50页
5.古气候指标测试结果第50-58页
    5.1 磁化率测试结果第50页
        5.1.1 GT2钻孔磁化率测试结果第50页
        5.1.2 GT3钻孔磁化率测试结果第50页
    5.2 粒度测试结果第50-58页
        5.2.1 粒度分布特征第50-51页
        5.2.2 粒度参数变化特征第51-55页
        5.2.3 粒度频率曲线变化特征第55-58页
6.渭南地区钻孔沉积物记录的古气候演化第58-69页
    6.1 磁化率和粒度的古气候意义第58-59页
    6.2 渭南地区钻孔记录的古气候演化第59-65页
        6.2.1 GT2钻孔记录的古气候演化第59-62页
        6.2.2 GT3钻孔记录的古气候演化第62-65页
    6.3 区域对比及其对三门古湖演化的意义第65-69页
7.结论与问题第69-71页
    7.1 主要结论第69-70页
    7.2 存在问题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盆地重庆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下一篇:基于Curvelet变换的地震资料噪声压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