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

论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导论第11-16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各国的实践第12-14页
 三、股东代表诉讼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以五芳斋案件为例第14-16页
第一章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构建的现状分析第16-21页
 第一节 立法现状第16-18页
  一、国内关于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法律概况第16-18页
 第二节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制度架构第18-21页
  一、诉讼主体第18-20页
  二、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第20-21页
第二章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1-26页
 第一节 司法理念的欠缺第21-22页
  一、法律规定过于保守第21页
  二、法律实施背景的复杂性第21-22页
 第二节 原告资格的规定过于简单第22-23页
 第三节 前置程序的不明确第23-24页
  一、侵权者是"他人"时的规定不明确第23-24页
  二、设置30天期限的不合理性第24页
 第四节 股东代表诉讼费用制度的欠缺第24-26页
第三章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第26-48页
 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的司法理念第26-29页
  一、减少限制,激励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第26-27页
  二、更加注重股东权利的保护第27-29页
 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原告资格第29-36页
  一、对原告股东持股份额的细化第29-33页
  二、对原告持股时间的细化第33-35页
  三、对公司法律地位的设想第35-36页
 第三节股东代表诉讼被告的范围第36-37页
  一、公司法股东代表诉讼被告中"他人"的理解第36页
  二、被告是"他人"时,对"可以依照前两款"的理解第36-37页
 第四节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前置程序第37-41页
  一、前置程序中的豁免情况第37-38页
  二、董事会审查下的股东权利保护第38页
  三、第三人侵犯公司利益时的前置程序第38-40页
  四、30天期限的细化规定第40-41页
 第五节 股东代表诉讼的费用第41-45页
  一、向法院支付的诉讼费用第41-44页
  二、向律师支付的费用第44-45页
 第六节 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和解第45-48页
  一、日美公司法制中的和解制度第45-47页
  二、我国公司法规定和解制度的必要性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后记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控制股东侵占行为研究
下一篇:关于完善我国融资租赁监管法律制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