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养老机构运行效率评价研究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1 引言 | 第14-22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2.1 国外养老机构运行效率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养老机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3 述评 | 第19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 创新点和难点 | 第21-22页 |
1.4.1 论文创新点 | 第21页 |
1.4.2 论文难点和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1 养老机构的概念界定 | 第22页 |
2.1.2 效率的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3 养老机构运行效率的概念界定 | 第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效率理论 | 第23-24页 |
2.2.2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4-25页 |
2.2.3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5-26页 |
3 泰安市老龄化及养老机构总体状况分析 | 第26-35页 |
3.1 泰安市老年人口状况分析 | 第26-27页 |
3.2 泰安市养老机构运行状况分析 | 第27-31页 |
3.2.1 养老机构发展状况分析 | 第27-30页 |
3.2.2 养老服务人员情况 | 第30页 |
3.2.3 资金状况分析 | 第30-31页 |
3.3 泰安市养老机构的类型 | 第31-35页 |
3.3.1 按照养老机构性质分类 | 第31页 |
3.3.2 按照养老机构规模分类 | 第31-32页 |
3.3.3 按照收住对象不同分类 | 第32-35页 |
4 养老机构运行效率评价方法和指标的确定 | 第35-42页 |
4.1 养老机构运行效率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35-38页 |
4.1.1 几种效率评价模型及比较 | 第35-38页 |
4.2 养老机构运行效率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8-42页 |
4.2.1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第38页 |
4.2.2 指标的选取 | 第38-42页 |
5 泰安市养老机构运行效率的评价 | 第42-51页 |
5.1 泰安市养老机构整体运行效率评价 | 第42-44页 |
5.2 泰安市养老机运行效率分类评价 | 第44-51页 |
5.2.1 按养老机构性质分类评价 | 第44-47页 |
5.2.2 按养老机构规模分类评价 | 第47-51页 |
6 泰安市养老机构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6页 |
6.1 单因素分析 | 第51-52页 |
6.1.1 养老机构硬件条件与综合效率的关系 | 第51页 |
6.1.2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情况与综合效率的关系 | 第51-52页 |
6.2 Tobit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 | 第52-56页 |
6.2.1 自变量共线性诊断 | 第52-53页 |
6.2.2 强影响点和异常值诊断 | 第53-54页 |
6.2.3 Tobit模型分析 | 第54-56页 |
7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6-64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6-58页 |
7.2 对策建议 | 第58-64页 |
7.2.1 政府层面的对策 | 第58-61页 |
7.2.2 养老机构自身层面的对策 | 第61-62页 |
7.2.3 社会层面的对策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