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

纳西族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3.1 关于生态文化的研究综述第13-14页
        1.3.2 关于纳西文化的研究综述第14-15页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第15-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5页
        1.4.2 研究思路第15页
        1.4.3 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概述第16-21页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2.1.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国外研究综述第16页
        2.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国内研究综述第16-17页
    2.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第17-21页
        2.2.1 自然是先于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第17-18页
        2.2.2 人和自然是对象性关系第18-19页
        2.2.3 人是生态系统的价值主体第19-21页
第三章 纳西族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形成及主要内容第21-39页
    3.1 纳西族多元宗教融合的历史第21-24页
        3.1.1 苯教与东巴教的融合第21-22页
        3.1.2 藏传佛教的传入和兴盛第22-23页
        3.1.3 道教与中原文化的传入第23-24页
    3.2 纳西族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形成第24-28页
        3.2.1 自然崇拜的形成第24-25页
        3.2.2 自然禁忌的形成第25-26页
        3.2.3 生态伦理的形成第26-27页
        3.2.4 生态文化的形成第27-28页
    3.3 纳西族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第28-39页
        3.3.1 苯教与东巴教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第28-32页
        3.3.2 藏传佛教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第32-34页
        3.3.3 道教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第34-39页
第四章 纳西族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当代启示第39-46页
    4.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纳西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契合点第39-42页
        4.1.1 关于人与自然基本关系的认知第39页
        4.1.2 关于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的认知第39-40页
        4.1.3 关于肯定人在自然界中主体作用的认知第40-42页
    4.2 纳西族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转换与发展:生态文明的构建之路第42-46页
        4.2.1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根植于内心深处的生态文化第42-43页
        4.2.2 充分保护和吸收宗教生态文化的有益成分,着力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民族特色第43-44页
        4.2.3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在宗教生态文化的思想根基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晋南朝公府辟召制度研究
下一篇:印青声乐作品的内涵特征及演唱分析--以三首男高音代表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