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2 腐败与腐败治理概述 | 第20-27页 |
2.1 腐败的含义界定 | 第20-21页 |
2.2 腐败的成因 | 第21-22页 |
2.2.1 历史原因 | 第21-22页 |
2.2.2 政治原因 | 第22页 |
2.2.3 经济原因 | 第22页 |
2.2.4 思想原因 | 第22页 |
2.3 腐败治理的含义界定 | 第22-23页 |
2.4 腐败治理的理论渊源 | 第23-27页 |
2.4.1 儒家 | 第23-24页 |
2.4.2 法家 | 第24-25页 |
2.4.3 马克思主义 | 第25-27页 |
3 中国共产党腐败治理的历程 | 第27-31页 |
3.1 改革开放前 | 第27-28页 |
3.1.1 治理特点 | 第27页 |
3.1.2 治理成效 | 第27-28页 |
3.2 改革开放后至党的十八大 | 第28-29页 |
3.2.1 治理特点 | 第28页 |
3.2.2 治理成效 | 第28-29页 |
3.3 十八大至今 | 第29-31页 |
3.3.1 治理特点 | 第29页 |
3.3.2 治理成效 | 第29-31页 |
4 部分国家腐败治理的模式分析和启示 | 第31-41页 |
4.1 部分国家腐败治理的模式分析 | 第31-38页 |
4.1.1 瑞典 | 第31-33页 |
4.1.2 新加坡 | 第33-35页 |
4.1.3 英国 | 第35-38页 |
4.2 部分国家腐败治理模式对我国腐败治理的启示 | 第38-41页 |
4.2.1 国家领导人要有强烈的反腐的政治意愿 | 第38页 |
4.2.2 设置独立且有强制性权力的反腐机构 | 第38-39页 |
4.2.3 腐败治理要结合国情、世情 | 第39-41页 |
5 当前腐败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41-49页 |
5.1 腐败治理制度制定不够完善 | 第41-43页 |
5.1.1 腐败治理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 | 第41-42页 |
5.1.2 独立的反腐败法的缺失 | 第42-43页 |
5.2 腐败治理社会监督体制机制乏力 | 第43-45页 |
5.2.1 社会监督运行机制不健全 | 第43-44页 |
5.2.2 社会团体监督组织机制不完善 | 第44页 |
5.2.3 舆论监督独立性不强 | 第44-45页 |
5.3 廉政文化建设较为薄弱 | 第45-47页 |
5.3.1 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存在主体失位和错位现象 | 第45页 |
5.3.2 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 第45-46页 |
5.3.3 创新动力不足,廉政文化建设路径狭窄,方式方法单一 | 第46-47页 |
5.4 预防和惩治腐败机制刚性不足 | 第47-49页 |
5.4.1 惩处性政策不够严苛 | 第47页 |
5.4.2 腐败案件的查处率较低 | 第47-49页 |
6 解决腐败治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 第49-60页 |
6.1 推进腐败治理规则法制化 | 第49-51页 |
6.1.1 推动反腐国家立法 | 第49-50页 |
6.1.2 加强腐败治理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 第50-51页 |
6.2 加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强度和力度 | 第51-52页 |
6.2.1 加大腐败的惩治力度 | 第51-52页 |
6.2.2 提升腐败案件的查处率 | 第52页 |
6.3 加大社会力量的监督 | 第52-55页 |
6.3.1 疏通诉求表达渠道 | 第53页 |
6.3.2 完善社会团体监督组织管理机制 | 第53-54页 |
6.3.3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 | 第54-55页 |
6.3.4 完善网络反腐机制 | 第55页 |
6.4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 第55-58页 |
6.4.1 加强学校对反腐倡廉思想文化的宣传教育 | 第55-56页 |
6.4.2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 | 第56-57页 |
6.4.3 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 | 第57-58页 |
6.5 加强党员干部素质培养 | 第58-60页 |
6.5.1 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 | 第58-59页 |
6.5.2 提升党员干部工作能力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