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一、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14-26页 |
(一)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含义 | 第14-15页 |
(二)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15-17页 |
1.适用除外在立法形式上的多样性 | 第15-16页 |
2.适用除外在效力上的相对性 | 第16页 |
3.适用除外在对象上的特定性 | 第16-17页 |
4.适用除外在内容上的不确定性 | 第17页 |
(三)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 第17-21页 |
(四)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21-26页 |
1.社会公益价值 | 第22-23页 |
2.公平与效率价值 | 第23-26页 |
二、主要发达国家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之比较研究 | 第26-38页 |
(一)立法形式之比较 | 第26-28页 |
1.制定单行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法律法规 | 第26-27页 |
2.在反垄断法律法规中直接规定适用除外条款 | 第27页 |
3.在其他单行法规或者条例中规定适用除外的条款 | 第27-28页 |
(二)主要内容之比较 | 第28-34页 |
1.关于特定行业、特定组织以及人员的适用除外 | 第28-31页 |
2.关于限制竞争协议的适用除外 | 第31-32页 |
3.关于对外贸易的适用除外 | 第32-33页 |
4.关于知识产权的适用除外 | 第33-34页 |
(三)执行主体及程序之比较 | 第34-36页 |
(四)主要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8页 |
三、我国现行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立法现状及思考 | 第38-46页 |
(一)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政策目标 | 第38-39页 |
(二)我国反垄断法中关于适用除外制度的立法规定 | 第39-42页 |
(三)我国反垄断法中关于适用除外制度规定的不足之处 | 第42-46页 |
1.从内容上看,对反垄断法适用除外范围的规定不够全面 | 第42-45页 |
2.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程序上的缺陷 | 第45-46页 |
四、完善我国现行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若干意见 | 第46-58页 |
(一)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立法模式完善 | 第46-47页 |
(二)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适用范围及其完善 | 第47-53页 |
1.关于特定行业的适用除外 | 第47-50页 |
2.关于垄断协议的适用除外 | 第50-51页 |
3.关于知识产权的适用除外 | 第51-52页 |
4.关于对外贸易的适用除外 | 第52-53页 |
(三)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适用程序及其完善 | 第53-58页 |
1.执法机构 | 第53-54页 |
2.执法程序 | 第54-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