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9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电致变色材料 | 第10-18页 |
1.2.1 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 第10-12页 |
1.2.2 电致变色材料的分类概述 | 第12-13页 |
1.2.3 无机电致变色材料 | 第13-14页 |
1.2.4 有机电致变色材料 | 第14-18页 |
1.3 电致变色器件 | 第18-25页 |
1.3.1 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 | 第19-20页 |
1.3.2 有机电致变色层的制备与工艺 | 第20-23页 |
1.3.3 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及发展领域 | 第23-25页 |
1.4 多联吡啶的合成及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1.5 选题意义和思路 | 第27-29页 |
第2章 吡啶类似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9-39页 |
2.1 概述 | 第29页 |
2.2 含不同取代基取代的单边取代4,4’-联吡啶-TCNQ自由基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9-31页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9-30页 |
2.2.2 含不同取代基取代的单边取代4,4’-联批qi-TCNQ自由基复合物的合成 | 第30-31页 |
2.2.2.1 单边取代紫精衍生物的合成 | 第30页 |
2.2.2.2 LiTCNQ 的合成 | 第30页 |
2.2.2.3 单边取代4,4’-联批唆-TCNQ自由基复合物(MBTS)的合成 | 第30-31页 |
2.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页 |
2.3 三联吡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1-35页 |
2.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1-32页 |
2.3.2 三联吡啶的合成 | 第32页 |
2.3.3 三联吡啶衍生物的合成 | 第32-34页 |
2.3.4 结果与讨论 | 第34-35页 |
2.4 四联吡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5-39页 |
2.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5页 |
2.4.2 四联吡啶的合成 | 第35-36页 |
2.4.3 四联吡啶衍生物的合成 | 第36-38页 |
2.4.4 结果与讨论 | 第38-39页 |
第3章 吡啶类似物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9-57页 |
3.1 概述 | 第39页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9页 |
3.3 单边取代4,4’-联吡啶-TCNQ自由基复合物MBTS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9-44页 |
3.3.1 循环伏安 | 第39-40页 |
3.3.2 紫外吸收 | 第40-41页 |
3.3.3 响应时间及透过率稳定性测试 | 第41-44页 |
3.4 三联吡啶衍生物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4-50页 |
3.4.1 三联吡啶衍生物的热稳定性测试 | 第44-45页 |
3.4.2 循环伏安 | 第45-46页 |
3.4.3 紫外吸收 | 第46-47页 |
3.4.4 响应时间及透过率稳定性测试 | 第47-50页 |
3.5 四联吡啶衍生物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0-56页 |
3.5.1 四联吡啶衍生物的热稳定性测试 | 第50-51页 |
3.5.2 循环伏安 | 第51-52页 |
3.5.3 紫外吸收 | 第52-53页 |
3.5.4 电致变色机理和行为研究 | 第53页 |
3.5.5 电致变色循环测试 | 第53-55页 |
3.5.6 ECD的稳定性测试 | 第55-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电致变色器件的制作 | 第57-61页 |
4.1 概述 | 第57页 |
4.2 电致变色器件的设计与组装 | 第57-60页 |
4.2.1 电致变色器件结构 | 第57-58页 |
4.2.2 电致变色器件的组装 | 第58页 |
4.2.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页 |
5.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