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6-10页 |
第一章 内忧外困相互交织新兴学说渗入本土——试论"新新闻主义"小说在美国的诞生 | 第10-25页 |
第一节 浮华背后的暗影——"新新闻主义"小说诞生的社会背景 | 第10-13页 |
第二节 "存在主义"思潮与本土传统哲学的融合——"新新闻主义"小说诞生的理论背景 | 第13-17页 |
第三节 越南战争的真相揭示——"新新闻主义"小说得以发展的沃土 | 第17-20页 |
第四节 "新新闻主义"名称的形成 | 第20-22页 |
第五节 呈现"灰色地带"的问题,体现批判与关怀的兼收并蓄之美 | 第22-25页 |
第二章 试论"新新闻主义"小说人文关怀及社会价值的体现——以"新新闻主义"小说代表性作家及作品为例 | 第25-37页 |
第一节 揭示"丰裕社会"的黑暗背面探讨社会犯罪问题——以杜鲁门·卡波特《冷血》为例 | 第25-29页 |
第二节 探讨社会人心宏观微观并显——以诺曼·梅勒《夜幕下的大军》及《刽子手之歌》为例 | 第29-35页 |
第三节 "新新闻主义"理论先驱关注社会精神危机——以汤姆·沃尔夫《电冷却器酸性测验》为例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新闻报道与小说叙事的合二为一——试论"新新闻主义"小说的写作技巧 | 第37-45页 |
第一节 选取典型场景渲染事件气氛 | 第37-40页 |
第二节 详尽记录对话再现人物性格 | 第40-41页 |
第三节 第三人称视角 多角度描写事件 | 第41-42页 |
第四节 记录重要细节 还原事件现场 | 第42页 |
第五节 多种性格拼贴 塑造典型人物 | 第42-45页 |
第四章 跨界的模糊,内在的失衡——试析"新新闻主义"小说内在的不平衡性 | 第45-50页 |
第一节 "新新闻主义"小说文体的模糊性 | 第45-47页 |
第二节 "新新闻主义"小说潜在的失衡性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