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0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6页 |
二、当前研究综述及本文的资料来源 | 第6-8页 |
三、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8-9页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一章 李贽接受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历程 | 第10-15页 |
第一节 李贽所在社会时代背景概述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李贽的人生经历和接受“三教”思想内容的联系 | 第11-15页 |
第二章 李贽哲学思想主要内容 | 第15-36页 |
第一节 李贽的《童心说》与儒、释、道的关系 | 第15-26页 |
一、老庄之学对李贽《童心说》的影响 | 第15-16页 |
二、佛学对李贽《童心说》的影响 | 第16-17页 |
三、儒家哲学对《童心说》的影响 | 第17-26页 |
第二节 李贽的生死观 | 第26-33页 |
一、儒家生死观对李贽的影响 | 第26-27页 |
二、道家生死观对李贽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三、佛教生死观对李贽的影响 | 第28-33页 |
第三节 李贽的三教归儒的思想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李贽思想的为学目的与李贽思想的哲学地位 | 第36-41页 |
第一节 “实学实行实说”的为学目的 | 第36-39页 |
第二节 李贽思想的哲学地位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