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鹓雏小说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 姚鹓雏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一) 民国时期 | 第11页 |
(二) 建国后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的局限以及开拓的意义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姚鹓雏的文化人生与文学历程 | 第14-20页 |
一、 青少年时期(1892-1911) | 第14-15页 |
二、 报人时期(1911-1918) | 第15-16页 |
三、 幕府生涯(1918-1927) | 第16-18页 |
四、 服务桑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姚鹓雏“报人”经历与小说创作 | 第20-30页 |
一、 小说的“新闻性” | 第20-22页 |
二、 题材的丰富性 | 第22-26页 |
三、 作品的戏剧性 | 第26-28页 |
四、 体制的短小性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社会与言情的合流 | 第30-44页 |
一、 社会面的书写 | 第31-36页 |
二、 言情线索的叙述 | 第36-41页 |
(一) 爱情观的不同 | 第36-38页 |
(二) 结局设置的区别 | 第38-40页 |
(三) 言情线索的安排 | 第40-41页 |
三、 社会与言情的结合 | 第41-44页 |
第四章 叙事的探索 | 第44-52页 |
一、 第一人称视角的运用 | 第44-48页 |
(一) 双重视角的交错叙事 | 第45-46页 |
(二) 儿童视角的运用 | 第46-48页 |
二、 叙事时间 | 第48-49页 |
三、 叙述结构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