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用户拨测系统相关技术研究 | 第14-27页 |
2.1 网络测量 | 第14-18页 |
2.1.1 网络测量分类 | 第14-15页 |
2.1.2 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 第15-16页 |
2.1.3 网络测量系统架构 | 第16-18页 |
2.2 用户拨测技术 | 第18-20页 |
2.2.1 人工拨测技术 | 第18-19页 |
2.2.2 自动拨测技术流程 | 第19-20页 |
2.3 大数据背景下的拨测指标 | 第20-21页 |
2.3.1 大数据环境下拨测思想概述 | 第20页 |
2.3.2 大数据环境下用户分析 | 第20-21页 |
2.4 大数据技术 | 第21-26页 |
2.4.1 Hadoop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HDFS | 第21-23页 |
2.4.2 分布式计算架构Sprk | 第23-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推送的用户拨测系统关键技术 | 第27-36页 |
3.1 用户拨测系统架构 | 第27-30页 |
3.1.1 用户拨测系统整体架构 | 第27-28页 |
3.1.2 数据采集系统 | 第28-29页 |
3.1.3 系统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3.2 模块介绍 | 第30-34页 |
3.2.1 推送系统 | 第30-31页 |
3.2.2 策略模块(拨测模块) | 第31-33页 |
3.2.3 数据分析模块 | 第33-34页 |
3.3 系统执行流程 | 第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网页的时延特征分析 | 第36-51页 |
4.1 数据描述与预处理 | 第36-37页 |
4.2 网页性能分析 | 第37-43页 |
4.2.1 白屏时间 | 第37-39页 |
4.2.2 可操作时延 | 第39-41页 |
4.2.3 总时延 | 第41-42页 |
4.2.4 总体分析 | 第42-43页 |
4.3 基于网络的阶段分析 | 第43-50页 |
4.3.1 网络阶段划分 | 第43-45页 |
4.3.2 网络时延 | 第45-46页 |
4.3.3 服务端时延 | 第46-47页 |
4.3.4 前端呈现时延 | 第47-48页 |
4.3.5 总体分析 | 第48-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网络质量分析 | 第51-62页 |
5.1 网络质量分析指标 | 第51-54页 |
5.1.1 时延类指标 | 第51-53页 |
5.1.2 速率类指标 | 第53-54页 |
5.1.3 完成性指标 | 第54页 |
5.2 网络质量指标的选取及归一化 | 第54-58页 |
5.2.1 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54-55页 |
5.2.2 网络质量指标的选取 | 第55页 |
5.2.3 质量指标的归一化 | 第55-58页 |
5.3 网络质量综合评估模型 | 第58-61页 |
5.3.1 权重确定 | 第58-61页 |
5.3.2 综合评估模型 | 第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网页结构分析 | 第62-71页 |
6.1 网页结构概述 | 第62页 |
6.2 网页结构二部图 | 第62-64页 |
6.2.1 网页二部图介绍 | 第62-63页 |
6.2.2 构建网页依赖二部图 | 第63-64页 |
6.3 网页结构分析 | 第64-70页 |
6.3.1 网页的对象数和边数 | 第65页 |
6.3.2 出度和入度 | 第65-67页 |
6.3.3 网页的连接强度 | 第67-68页 |
6.3.4 网页社区 | 第68页 |
6.3.5 网页结构矩阵 | 第68-7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