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概念、特征及主要内容 | 第11-18页 |
(一)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概念 | 第11-13页 |
(二)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特征 | 第13-16页 |
(三)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性质及作用 | 第18-23页 |
(一)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具有权利与权力的双重性质 | 第18-19页 |
(二)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是民族地区人民权利的有效立法保障 | 第19-21页 |
(三)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是协调民族地区和中央关系的有效制度 | 第21-23页 |
三、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理论依据 | 第23-33页 |
(一) 人权理论发展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契合 | 第23-26页 |
(二) 民主理论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 | 第26-28页 |
(三) 自治理论与民族地方立法变通权 | 第28-33页 |
四、民族地方立法变通权的制度现状及不足 | 第33-37页 |
(一)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内容太窄 | 第33-34页 |
(二)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人民参与性不强 | 第34-35页 |
(三)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质量不高 | 第35-36页 |
(四)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规定过于简略 | 第36-37页 |
五、民族地方立法变通权的制度完善 | 第37-40页 |
(一) 树立正确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观念 | 第37-38页 |
(二) 提高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质量 | 第38页 |
(三) 进一步制定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配套法律法规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注释 | 第48-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