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我国缺乏按国际惯例运行的自由贸易区 | 第9页 |
·建立自由贸易区能改善我国长期内需不足的局面 | 第9页 |
·自由贸易区是我国保税区新形势下继续发展的途径 | 第9-10页 |
·我国保税区正面临着转型变革 | 第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0-12页 |
·比较利益学说 | 第10-11页 |
·出口加工区的区位优势理论 | 第11-12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12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保税区和世界自由贸易区概述 | 第18-22页 |
·我国保税区的定义 | 第18页 |
·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定义 | 第18-19页 |
·我国保税区和世界自由贸易区的相似点 | 第19-20页 |
·我国保税区和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不同点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天津港保税区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 | 第22-26页 |
·天津港保税区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天津港保税区发展现状 | 第23-26页 |
·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 第23-24页 |
·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 | 第24页 |
·固定资产投资额稳步增长 | 第24页 |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天津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问题 | 第26-36页 |
·天津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 | 第26页 |
·天津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可行性 | 第26-33页 |
·发达的集疏运体系 | 第27-28页 |
·辽阔的经济腹地 | 第28-29页 |
·优惠的经济政策 | 第29-30页 |
·日益高效的管理体制 | 第30页 |
·日臻完善的配套设施 | 第30-31页 |
·区港联动试点经验 | 第31页 |
·区域经济竞争力逐年提升 | 第31-33页 |
·天津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问题 | 第33-36页 |
·立法滞后,缺少统一、权威的法律 | 第33-34页 |
·定性不清,部门政策协调不够一致 | 第34页 |
·海关监管手续繁多,效果不佳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天津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目标模式 | 第36-43页 |
·天津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功能定位 | 第36-38页 |
·天津港保税区的功能现状 | 第36-37页 |
·天津港保税区转型的功能定位 | 第37-38页 |
·天津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管理体制目标模式 | 第38-43页 |
·天津港保税区管理体制现状 | 第38-39页 |
·天津港保税区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39页 |
·天津港保税区的管理体制目标模式 | 第39-43页 |
第六章 天津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思路 | 第43-48页 |
·天津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实现途径 | 第43页 |
·天津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政策建议 | 第43-48页 |
·建立完备权威的法律体系 | 第43-44页 |
·放开一线,管住二线,区内自由的监管模式 | 第44页 |
·区港一体化 | 第44-45页 |
·完善相关经济改革 | 第45-46页 |
·完善指标评价体系 | 第46-48页 |
总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