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布拉格光纤光栅扭转角度传感器 | 第11-12页 |
1.2.2 高双折射光纤布拉格光栅扭转角度传感器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布拉格光纤光栅扭转角度传感器理论分析及模型建立 | 第15-35页 |
2.1 光纤光栅耦合模理论 | 第15-19页 |
2.2 布拉格光纤光栅的传感特性 | 第19-24页 |
2.2.1 布拉格光栅的轴向应力传感特性 | 第20-21页 |
2.2.2 布拉格光栅的温度传感特性 | 第21-23页 |
2.2.3 光纤光栅的交叉敏感特性 | 第23-24页 |
2.3 双布拉格扭转传感器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24-33页 |
2.3.1 扭梁的扭转特性分析 | 第24-25页 |
2.3.2 光纤光栅的扭应变 | 第25-29页 |
2.3.3 非恒温条件下光纤光栅的扭应变 | 第29-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高双折射光纤光栅扭转传感器理论分析及模型建立 | 第35-49页 |
3.1 高双折射光纤布拉格光栅的耦合模理论 | 第35-39页 |
3.1.1 高双折射光纤的传输原理 | 第35-36页 |
3.1.2 高双折射光栅的理论分析 | 第36-39页 |
3.2 高双折射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传感特性分析 | 第39-41页 |
3.2.1 高双折射光纤布拉格光栅的轴向应变传感特性 | 第39-40页 |
3.2.2 高双折射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温度传感特性 | 第40-41页 |
3.3 高双折射光纤布拉格光栅扭转传感器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41-47页 |
3.4 两种传感器的比较 | 第47-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传感器系统搭建及性能测试 | 第49-55页 |
4.1 双布拉格光纤光栅扭转角度传感器验系统搭建 | 第49-50页 |
4.2 布拉格光栅扭转角度测量系统性能测试 | 第50-52页 |
4.3 误差分析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5-57页 |
5.1 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55-5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