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光调制器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 硅基电光调制机理和硅基调制器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硅基调制机理 | 第13-14页 |
1.2.2 硅基调制器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调制器的性能参数和电学部分的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1.3.1 调制器的性能参数 | 第17-18页 |
1.3.2 硅基调制器高速电极的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其创新点 | 第21-23页 |
1.4.1 行波电极的理论研究和仿真优化 | 第22页 |
1.4.2. 单端推挽行波电极和 QPSK 调制器设计 | 第22页 |
1.4.3 硅基调制器的光电集成研究 | 第22-23页 |
1.5 本文的结构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硅基 MZI 调制器及高速行波电极设计 | 第24-42页 |
2.1 MZI 调制器的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2.2 硅基调制器电学结构 | 第25-26页 |
2.2.1 PIN 二极管型电学结构 | 第25页 |
2.2.2 反向偏置 PN 结电学结构 | 第25-26页 |
2.2.3 交趾型 PN 结电学结构 | 第26页 |
2.3 调制器行波电极的原理 | 第26-34页 |
2.3.1 基本结构 | 第26-27页 |
2.3.2 行波电极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2.3.3 行波电极的等效电路模型 | 第30-34页 |
2.4 调制器行波电极仿真与优化 | 第34-41页 |
2.4.1 行波电极的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2.4.2 行波电极的仿真程序的建立 | 第35页 |
2.4.3 行波电极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2.4.4 调制器芯片全局布线的仿真优化 | 第37-41页 |
2.6 本章总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单端推挽行波电极设计 | 第42-54页 |
3.1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42-45页 |
3.2 单端行波电极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5-52页 |
3.2.1 单端行波电极结构图 | 第45页 |
3.2.2 电极结构参数的优化 | 第45-47页 |
3.2.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3.2.4 实验测试结果 | 第50-51页 |
3.2.5 基于此电极的调制器测试 | 第51-52页 |
3.3 单端推挽工作方式的行波电极在 QPSK 调制器设计上的应用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调制器高速驱动电路设计 | 第54-69页 |
4.1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54-55页 |
4.2 驱动电路的构成 | 第55-56页 |
4.2.1 偏置三通器 | 第55-56页 |
4.2.2 低噪声放大器 | 第56页 |
4.3 阻抗匹配理论 | 第56-59页 |
4.3.1 四分之一波长转换器 | 第57-58页 |
4.3.2 微带单枝短截线匹配 | 第58-59页 |
4.4 Bias Tee 设计 | 第59-62页 |
4.4.1 电路设计 | 第59-60页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4.5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 第62-65页 |
4.5.1 原理图设计 | 第62-64页 |
4.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4.6 基于商用芯片的调制器驱动电路设计 | 第65-68页 |
4.6.1 电路图设计 | 第65-66页 |
4.6.2 仿真结果 | 第66-6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一 符号与标记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