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机模块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掘进机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掘进机与现代设计方法 | 第12页 |
1.2.3 模块化设计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模块化与 Top-Down 设计 | 第15-30页 |
2.1 模块化设计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 模块化设计的优点 | 第16-17页 |
2.3 模块创建方法介绍 | 第17-26页 |
2.3.1 基于模糊树图的模块创建方法 | 第17-20页 |
2.3.2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模块创建方法 | 第20-23页 |
2.3.3 模块划分的 AHP 法简介 | 第23-26页 |
2.3.4 方法对比与确定 | 第26页 |
2.4 Top-Down 设计 | 第26-28页 |
2.4.1 Top-Down 设计简介 | 第26-27页 |
2.4.2 Top-Down 设计优点 | 第27-28页 |
2.5 模块化设计与 Top-Down 技术 | 第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掘进机模块化设计 | 第30-48页 |
3.1 掘进机型谱规划 | 第30-32页 |
3.2 掘进机总体布局 | 第32-37页 |
3.2.1 掘进机总体结构 | 第33页 |
3.2.2 掘进机总体参数布局 | 第33-37页 |
3.3 掘进机模块功能分析 | 第37-39页 |
3.3.1 功能分析 | 第37页 |
3.3.2 功能分解 | 第37-38页 |
3.3.3 功能重组 | 第38-39页 |
3.4 掘进机模块划分及模块创建 | 第39-45页 |
3.4.1 模块划分方法 | 第39-41页 |
3.4.2 模块划分原则 | 第41-43页 |
3.4.3 模块划分结果 | 第43-45页 |
3.5 掘进机模块综合 | 第45页 |
3.6 模块编码及模块库的建立 | 第45-47页 |
3.6.1 模块编码 | 第45-46页 |
3.6.2 模块库建立 | 第46-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掘进机模块化设计实现 | 第48-58页 |
4.1 功能模块初始参数确定 | 第48-49页 |
4.2 功能模块的参数化模型建立 | 第49-53页 |
4.2.1 铲板部位置骨架建立 | 第49-50页 |
4.2.2 铲板部接口骨架建立 | 第50-52页 |
4.2.3 掘进机铲板部设计骨架 | 第52-53页 |
4.2.4 铲板部实体模型 | 第53页 |
4.3 掘进机功能模块装配与调用 | 第53-55页 |
4.3.1 掘进机模块装配 | 第53-54页 |
4.3.2 掘进机模块调用与变形 | 第54-55页 |
4.4 掘进模块化设计扩展 | 第55-56页 |
4.5 Top-Down 设计结果对比 | 第56-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