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30页 |
1. 运动中氧化应激及其生理意义 | 第16页 |
2. 抗氧化剂在体育中的研究与应用 | 第16-24页 |
·维生素E | 第16-18页 |
·维生素C | 第18-20页 |
·抗氧化复合补剂 | 第20-21页 |
·大豆异黄酮 | 第21页 |
·芦丁 | 第21-22页 |
·槲皮素 | 第22-23页 |
·白藜芦醇 | 第23-24页 |
3. 运动员抗氧化补充与运动能力 | 第24-27页 |
·抗氧化补剂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 第24-25页 |
·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对机体的双面影响 | 第25页 |
·自由基损伤、炎症与运动能力 | 第25-27页 |
4. 抗氧化补充目前存在问题 | 第27-30页 |
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30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30-39页 |
·研究对象及其筛选 | 第30-32页 |
·实验设计 | 第32页 |
·干预饮料 | 第32页 |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32-37页 |
·实验步骤 | 第32-35页 |
·递增负荷的最大摄氧量测试 | 第35页 |
·体能测试预实验 | 第35页 |
·耗氧量动力学测试 | 第35-36页 |
·两小时持续负荷测试和20公里计时测试 | 第36页 |
·第Ⅰ阶段干预期 | 第36-37页 |
·洗脱期 | 第37页 |
·第Ⅱ阶段干预期(交叉干预期) | 第37页 |
·干预监控 | 第37页 |
·血样处理 | 第37页 |
·主要测试指标及测试方法 | 第37-38页 |
·主要仪器 | 第38页 |
·统计方法 | 第38-39页 |
3. 研究结果 | 第39-65页 |
·槲皮素补充对自行车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 第39-43页 |
·运动能力相关参数测试结果及比较 | 第39-41页 |
·干预前后运动能力参数差值变化 | 第41-42页 |
·运动中 RPE 变化情况 | 第42-43页 |
·血浆抗氧化观察指标实验结果 | 第43-47页 |
·各组各阶段血浆抗氧化指标变化情况 | 第43-45页 |
·干预后血浆抗氧化指标实验结果 | 第45-46页 |
·干预前后血浆抗氧化观察指标差值变化 | 第46-47页 |
·血浆/尿液氧化应激损伤标志物变化 | 第47-51页 |
·各组各阶段血浆/尿液中氧化损伤标志物变化 | 第47-49页 |
·干预后血浆/尿液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指标变化 | 第49-51页 |
·干预前后血浆/尿液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指标差值变化 | 第51页 |
·红细胞抗氧化观察指标实验结果 | 第51-55页 |
·两组受试者各阶段红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第51-53页 |
·干预后红细胞抗氧化酶类活性变化 | 第53-54页 |
·干预前后红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差值变化 | 第54-55页 |
·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实验结果 | 第55-57页 |
·各组各阶段红细胞MDA 测试结果 | 第55-56页 |
·干预后红细胞MDA 变化 | 第56-57页 |
·干预前后红细胞MDA 含量差值变化 | 第57页 |
·红细胞ATPase活性的变化情况 | 第57-60页 |
·各组各阶段红细胞ATPase变化 | 第57-58页 |
·干预后ATPase变化情况 | 第58-59页 |
·干预前后ATPase差值变化 | 第59-60页 |
·血清细胞因子和应激蛋白实验结果 | 第60-65页 |
·两组受试者各阶段血清细胞因子和HSP-72的变化 | 第60-62页 |
·干预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 | 第62-63页 |
·干预前后细胞因子及HSP-72活性差值变化 | 第63-65页 |
4. 讨论 | 第65-82页 |
·长期补充槲皮素配方运动饮料对自行车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 第65-67页 |
·长期补充槲皮素配方运动饮料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67-71页 |
·长期补充槲皮素配方运动饮料对机体红细胞功能的影响 | 第71-74页 |
·长期补充槲皮素配方运动饮料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 | 第74-78页 |
·槲皮素补充对自行车运动能力影响的生理机理探讨与思考 | 第78-82页 |
5. 结论 | 第82-83页 |
6.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83页 |
·实验设计方面创新 | 第83页 |
·对耐力水平评价方法的创新 | 第83页 |
7. 存在问题与遗憾 | 第83页 |
8. 未来研究方向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取情况 | 第97-98页 |
常用专业名词缩写中英文对照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