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公共信托受托人--以环境基金为例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环境公共信托的理论基础 | 第10-15页 |
第一节 公共信托的来源 | 第10-12页 |
一、罗马法中的早期表述 | 第10-11页 |
二、英国普通法中的继受 | 第11页 |
三、美国判例法中的发展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公共信托的法理依据 | 第12-15页 |
一、公共利益理论 | 第12-13页 |
二、公共利益理论中的权利冲突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我国的公益信托制度 | 第15-19页 |
第一节 解读公益信托 | 第15-17页 |
一、内涵 | 第15页 |
二、特征 | 第15-16页 |
三、公益信托在我国运行的现状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公益信托与环境公共信托的比较 | 第17-19页 |
一、从内容上,前者包含后者 | 第17页 |
二、从性质上,两者都属于财产管理制度 | 第17-18页 |
三、从目的上,两者具有公益性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环境基金 | 第19-25页 |
第一节 环境基金的界定 | 第19-21页 |
一、环境基金的性质 | 第19页 |
二、环境基金的目的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我国环境基金的现状 | 第21-23页 |
一、基金会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二、对基金会采取的监管措施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环境公共信托与环境基金 | 第23-25页 |
一、信托制度中三方的关系 | 第23页 |
二、公益信托受托人的资格 | 第23-24页 |
三、环境基金作为环境公共信托的受托人的认定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可行性分析 | 第25-31页 |
第一节 公共信托原则在我国运用的可能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需要专门机构加以管理 | 第26-27页 |
第三节 环境基金的资金来源多样化 | 第27-29页 |
第四节 公民的环境权得以保障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