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页 |
1.5 文章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 | 第17-32页 |
2.1 缓存基础 | 第17-22页 |
2.1.1 缓存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1.2 缓存地址映象 | 第18-20页 |
2.1.3 缓存替换算法 | 第20-22页 |
2.2 缓存对实时性的影响 | 第22-29页 |
2.2.1 时序异常 | 第22-24页 |
2.2.2 抢占代价 | 第24页 |
2.2.3 任务缓存冲突 | 第24-29页 |
2.3 可调度性分析 | 第29-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任务抢占点判定 | 第32-42页 |
3.1 任务模型及其形式化 | 第32-33页 |
3.2 直接抢占点的判定 | 第33-39页 |
3.2.1 判定直接抢占点 | 第34-38页 |
3.2.2 算法正确性证明 | 第38-39页 |
3.3 判定间接抢占点 | 第39-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响应时间可调度性分析 | 第42-57页 |
4.1 UCB 和 ECB | 第42-43页 |
4.2 抢占代价的计算方法 | 第43-48页 |
4.2.1 UCB-Union 方法 | 第44-46页 |
4.2.2 ECB-Union 方法 | 第46-47页 |
4.2.3 UCB-ECB 方法 | 第47-48页 |
4.3 计算抢占代价和最坏执行时间 | 第48-54页 |
4.3.1 直接抢占点 | 第48-50页 |
4.3.2 间接抢占点 | 第50-53页 |
4.3.3 计算最坏执行时间 | 第53-54页 |
4.4 任务的响应时间 | 第54-56页 |
4.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实验与分析 | 第57-64页 |
5.1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5.2 任务集产生方法 | 第58-59页 |
5.3 模块间关系 | 第59-60页 |
5.4 测试任务集 | 第60页 |
5.5 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5.6 小结 | 第63-64页 |
总结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