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设计构筑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34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锂离子电池的介绍第12-15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第12-14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前景第14-15页
    1.3 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第15-17页
        1.3.1 Li_4Ti_5O_(12)的晶体结构及脱嵌特性第15-16页
        1.3.2 Li_4Ti_5O_(12)应用于负极材料的特点第16-17页
    1.4 α-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第17-28页
        1.4.1 α-Li_3V_2(PO_4)_3的晶体结构及充放电机理第17-19页
        1.4.2 α-Li_3V_2(PO_4)_3的制备方法第19-23页
        1.4.3 α-Li_3V_2(PO_4)_3的改性第23-28页
    1.5 有机电解液全电池研究进展第28-32页
    1.6 本文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第32-34页
第2章 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设计构筑第34-44页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34-35页
        2.1.1 实验原料第34-35页
        2.1.2 实验仪器第35页
    2.2 实验过程第35-38页
        2.2.1 LVP/C-M-NWs的制备工艺第36页
        2.2.2 LVP-Ps的制备工艺第36-37页
        2.2.3 LVP/C-Ps的制备工艺第37-38页
    2.3 结构与性能的表征第38-44页
        2.3.1 结构表征第38-39页
        2.3.2 性能表征第39-44页
第3章 磷酸钒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表征第44-58页
    3.1 不同结构磷酸钒锂的结构表征第44-55页
        3.1.1 XRD分析第44-46页
        3.1.2 SEM分析第46-50页
        3.1.3 TEM测试第50-51页
        3.1.4 比表面积(BET)及孔径分布分析第51-53页
        3.1.5 热重(TG)与差热分析(DSC)第53-54页
        3.1.6 拉曼分析第54-55页
    3.2 LVP/C-M-NWs的充放电示意图第55-56页
    3.3 机理分析第56-58页
        3.3.1 LVP/C-M-NWs的形成机理第56页
        3.3.2 LVP/C-Ps的形成机理第56-58页
第4章 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8-70页
    4.1 有机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8-67页
        4.1.1 不同温度下LVP/C-M-NWs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8-59页
        4.1.2 合成条件对磷酸钒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9-67页
    4.2 LVP/C-M-NWs锂离子电池高低温性能研究第67-68页
        4.2.1 LVP/C-M-NWs高温下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67-68页
        4.2.2 LVP/C-M-NWs低温下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68页
    4.3 LVP/C-M-NWs/Li_4Ti_5O_(12)全电池性能研究第68-70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5.1 结论第70-71页
    5.2 展望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0页
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即将发表的论文第80页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感应加热电源的真空炉闭环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工厂企业10kV谐波治理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