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印滑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方案优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选题的依据 | 第9-10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 研究目的、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第2章 一颗印滑坡区地质环境背景 | 第12-20页 |
2.1 气象水文 | 第13-14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14-15页 |
2.3 地层岩性 | 第15-16页 |
2.4 地质构造与地震 | 第16-17页 |
2.4.1 地质构造 | 第16页 |
2.4.2 地震 | 第16-17页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7-18页 |
2.5.1 水土腐蚀性评价 | 第18页 |
2.6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8-19页 |
2.7 人类工程活动 | 第19-20页 |
第3章 一颗印滑坡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 第20-24页 |
3.1 一颗印滑坡特征 | 第20-21页 |
3.2 滑坡影响因素与成灾机制 | 第21-24页 |
3.2.1 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3.2.2 形成机制 | 第23-24页 |
第4章 一颗印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 第24-29页 |
4.1 传递系数法介绍 | 第24-26页 |
4.2 一颗印滑坡稳定性评价 | 第26-29页 |
4.2.1 计算参数确定 | 第26-27页 |
4.2.2 计算工况 | 第27页 |
4.2.3 计算剖面选择 | 第27页 |
4.2.4 稳定性综合评价 | 第27-29页 |
第5章 一颗印滑坡治理方案研究 | 第29-32页 |
5.1 一颗印滑坡治理初步方案 | 第29-30页 |
5.2 一颗印滑坡治理方案优选 | 第30-32页 |
第6章 治理方案设计 | 第32-45页 |
6.1 治理方案设计 | 第32-44页 |
6.1.1 挡墙设计 | 第32-38页 |
6.1.2 削方、回填反压设计 | 第38页 |
6.1.3 坡面防护 | 第38-39页 |
6.1.4 截排水设计 | 第39-42页 |
6.1.5 滑坡工程治理后稳定性复核 | 第42-44页 |
6.2 治理效果 | 第44-4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7.1 结论 | 第45页 |
7.2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