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论文

租车质押借款欺诈刑法定性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5页
    (一) 基本案情介绍第11-14页
        1. 合同诈骗罪司法判例第11-12页
        2. 诈骗罪司法判例第12-13页
        3. 合同诈骗罪二审减轻处罚的司法判例第13-14页
    (二) 不同判决引发的法理问题第14-15页
        1. “租车”和“借款”哪个环节构成犯罪第14页
        2. 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个数第14页
        3. 涉案数额如何认定第14-15页
        4. 本案是否涉嫌其他犯罪第15页
二、租车质押借款欺诈涉嫌犯罪性质争议第15-19页
    (一) 不构成犯罪的观点及理由第15-16页
        1. “租车”行为不构成犯罪第15-16页
        2. “借款”行为不构成犯罪第16页
    (二) 认定为侵占罪的观点及理由第16-17页
        1. 行为人的行为是一种犯罪行为第16页
        2. 对行为人的行为应以侵占罪定性第16-17页
    (三) 认定为诈骗罪的观点及理由第17-18页
        1. 从主观方面分析第17页
        2. 从客观方面分析第17-18页
    (四) 认定为合同诈骗罪的观点及理由第18-19页
        1. 前后两行为分别构成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第18页
        2. 牵连犯理论在本案中的适用第18-19页
三、租车质押借款欺诈的法律疑难问题解析第19-25页
    (一) 基本理论问题第19-21页
        1. 罪数问题是此类案件的核心问题第19-20页
        2. 犯罪构成是进行罪数判决的前提第20页
        3. 法益侵害说的判断结果第20-21页
        4. 此类案件涉及到的其他理论问题第21页
    (二) 不同行为方式的犯罪构成分析第21-22页
        1. “租车”行为的犯罪构成第21-22页
        2. “租车”行为中涉及的特殊法律问题第22页
    3. “借款”行为的犯罪构成第22-23页
        4. “借款”行为涉及的特殊法律问题第23页
    (三) 对不同情形进行罪数分析和刑罚评价第23-25页
        1. 不同情况下可能侵害的法益第23-24页
        2. 对不同情况下的受害法益的分析第24页
        3. 对不同情况的定性处罚第24-25页
结论第25-27页
参考文献第27-30页
致谢第30-31页
研究生履历第31页

论文共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醉酒型危险驾驶罪
下一篇:我国刑事禁止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