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4-23页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4-17页 |
2.1.1 实验动物的喂养 | 第14页 |
2.1.2 药品与试剂 | 第14-15页 |
2.1.3 仪器 | 第15页 |
2.1.4 溶液配制 | 第15-1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7-22页 |
2.2.1 实验动物的分组 | 第17页 |
2.2.2 建立颞叶癫痫动物模型 | 第17-19页 |
2.2.3 脑电图的描记及用药方法 | 第19页 |
2.2.4 海马组织蛋白的提取及浓度测定 | 第19页 |
2.2.5 大鼠海马组织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Cx43蛋白量 | 第19-21页 |
2.2.6 用于电镜的灌注取材 | 第21页 |
2.2.7 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标本星形胶质细胞及缝隙连接的步骤 | 第21-22页 |
2.3 结果观察和判断标准 | 第22-23页 |
2.3.1 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Cx43表达的结果判断 | 第22页 |
2.3.2 统计学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3-32页 |
3.1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及脑电图变化 | 第23-24页 |
3.2 SE后不同时期海马组织Cx43的表达变化 | 第24-26页 |
3.3 透射电镜下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和缝隙连接的观察 | 第26-3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2-36页 |
4.1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动物模型 | 第32页 |
4.2 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模型诱发SE后海马Cx43的表达变化 | 第32-33页 |
4.3 Cx43与磷酸化事件 | 第33-34页 |
4.4 星形胶质细胞通过缝隙连接在癫痫中的作用 | 第34-35页 |
4.5 本实验的局限性及下一步设想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综述一 | 第40-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综述二 | 第48-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