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3-14页 |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1.3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1页 |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1-2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22页 |
1.3.3 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理论 | 第24-3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4-27页 |
2.1.1 合作经济与合作社 | 第24-25页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25页 |
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传统意义上的合作社的比较 | 第25-27页 |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则和特点 | 第27-28页 |
2.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 第27页 |
2.2.2 农民专业合社的特点 | 第27-28页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8-33页 |
2.3.1 治理理论 | 第28-29页 |
2.3.2 公共政策中的制度分析 | 第29-30页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30-31页 |
2.3.4 公共物品理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桓台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 第33-44页 |
3.1 桓台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第33-38页 |
3.1.1 发展特点 | 第33-35页 |
3.1.2 主要类型 | 第35-37页 |
3.1.3 发展措施 | 第37-38页 |
3.2 桓台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调查 | 第38-44页 |
3.2.1 内部治理结构 | 第39-42页 |
3.2.2 内部运行制度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桓台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4-54页 |
4.1 桓台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44-50页 |
4.1.1 内部运行机制不规范 | 第44-47页 |
4.1.2 外部正式制度不完善 | 第47-48页 |
4.1.3 非正式制度有缺陷 | 第48-50页 |
4.2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50-54页 |
4.2.1 政府作用发挥不到位 | 第50-51页 |
4.2.2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51-52页 |
4.2.3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52页 |
4.2.4 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完善桓台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的对策 | 第54-60页 |
5.1 优化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 | 第54-57页 |
5.1.1 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 第54-55页 |
5.1.2 明晰产权制度 | 第55页 |
5.1.3 规范财务管理制度 | 第55-56页 |
5.1.4 完善利润分配制度 | 第56-57页 |
5.2 优化政府在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 第57-60页 |
5.2.1 明确政府定位,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第57-58页 |
5.2.2 完善外部政策环境,加大政府对合作社的支持 | 第58-59页 |
5.2.3 完善教育培训,保障人才队伍建设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附录一 | 第61-64页 |
附录二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件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