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2.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迁及现状分析 | 第15-16页 |
1.2.2 农村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16页 |
1.2.3 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数据来源 | 第17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7-20页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20-25页 |
2.1.1 国外土地流转制度研究 | 第20-21页 |
2.1.2 宅基地退出内涵研究 | 第21-22页 |
2.1.3 宅基地退出典型模式研究 | 第22页 |
2.1.4 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22-24页 |
2.1.5 综合述评 | 第24-25页 |
2.2 基本概念 | 第25-26页 |
2.2.1 宅基地 | 第25页 |
2.2.2 宅基地使用权 | 第25页 |
2.2.3 宅基地功能 | 第25-26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2.3.1 土地功能理论 | 第26-27页 |
2.3.2 农户行为理论 | 第27页 |
2.3.3 地租地价理论 | 第27-28页 |
2.3.4 土地产权理论 | 第28-30页 |
第3章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迁及现状分析 | 第30-42页 |
3.1 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迁 | 第30-31页 |
3.1.1 农村宅基地私有化时期 | 第30页 |
3.1.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立时期 | 第30-31页 |
3.1.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探索时期 | 第31页 |
3.2 宅基地使用权的性质与内容 | 第31-35页 |
3.2.1 宅基地使用权法律特性 | 第31-33页 |
3.2.2 宅基地使用权物权性质 | 第33页 |
3.2.3 宅基地使用权主要内容 | 第33-35页 |
3.3 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35-38页 |
3.3.1 相关政策法规评析 | 第35-36页 |
3.3.2 宅基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 第36-37页 |
3.3.3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3.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退出困境 | 第38-41页 |
3.4.1 宅基地退出的制度障碍 | 第38-39页 |
3.4.2 宅基地退出的补偿问题 | 第39-41页 |
3.4.3 宅基地退出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 第41页 |
3.5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农村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42-52页 |
4.1 选择行为模型的理论假设 | 第42页 |
4.2 宅基地功能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 第42-45页 |
4.2.1 宅基地功能内涵 | 第42-43页 |
4.2.2 宅基地功能的影响因素 | 第43-45页 |
4.3 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 | 第45-48页 |
4.3.1 外部因素 | 第45-47页 |
4.3.2 内部因素 | 第47-48页 |
4.4 宅基地功能对退出意愿的影响分析 | 第48-52页 |
4.4.1 宅基地居住功能对退出意愿的影响分析 | 第49页 |
4.4.2 宅基地资产功能对退出意愿的影响分析 | 第49页 |
4.4.3 宅基地社保功能对退出意愿的影响分析 | 第49-50页 |
4.4.4 宅基地伦理功能对退出意愿的影响分析 | 第50-52页 |
第5章 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第52-64页 |
5.1 研究区域及调研情况 | 第52-54页 |
5.1.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52页 |
5.1.2 样本选取情况 | 第52-54页 |
5.2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 第54-60页 |
5.2.1 模型构建 | 第54-55页 |
5.2.2 变量选择及说明 | 第55-58页 |
5.2.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8-60页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5.3.1 宅基地功能变量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 | 第61-62页 |
5.3.2 其他变量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 | 第62页 |
5.4 计量结果小结 | 第62-64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64-6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4页 |
6.2 政策启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