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9-38页 |
第一章 黄淮地区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大豆品种筛选 | 第10-26页 |
1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研究 | 第10-17页 |
1.1 大豆疫霉根腐病起源、分布以及危害 | 第10-11页 |
1.2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物的研究 | 第11-14页 |
1.3 大豆疫霉菌毒力多样性 | 第14-17页 |
2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研究 | 第17-22页 |
2.1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类型 | 第17页 |
2.2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方法 | 第17-20页 |
2.3 抗源筛选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6页 |
第二章 复合侵染引起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 第26-38页 |
1 复合侵染的概述 | 第26-27页 |
1.1 复合侵染的概念 | 第26页 |
1.2 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 第26-27页 |
2 不同病原物复合侵染 | 第27-30页 |
2.1 真菌与其他病原物间复合侵染 | 第27-29页 |
2.2 病毒、细菌与线虫 | 第29页 |
2.3 病毒间复合侵染 | 第29-30页 |
3 探究复合侵染对植株抗性的影响 | 第30-34页 |
3.1 复合侵染对植株抗性的相关研究 | 第30-31页 |
3.2 大豆上的复合侵染 | 第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38-72页 |
第一章 黄淮地区大豆品种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研究 | 第40-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7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42-43页 |
1.2 供试菌株 | 第43-44页 |
1.3 抗性测定与评价 | 第44-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2.1 大豆品种对各大豆疫霉菌株抗性测定结果 | 第47-51页 |
2.2 供试大豆品种对8个不同毒力类型大豆疫霉抗性分析 | 第51页 |
3 讨论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第二章 大豆疫霉菌与镰孢菌复合侵染对大豆品种的抗性影响 | 第56-7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5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58-60页 |
1.2 供试菌株 | 第60-61页 |
1.3 复合接种 | 第61-63页 |
1.4 大豆品种病情变化与评价 | 第63-6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5-68页 |
2.1 大豆疫霉和镰孢菌复合接种与单独接种大豆疫霉菌的发病结果 | 第65-66页 |
2.2 大豆疫霉和镰孢菌复合接种与单独接种镰孢菌的发病结果 | 第66-67页 |
2.3 总体病情分析 | 第67-68页 |
3 讨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 大豆疫霉与镰孢菌复合侵染发病结果 | 第72-7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