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安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 第15-17页 |
1.3.1 多天线波束成形技术 | 第15页 |
1.3.2 人工噪声技术 | 第15-17页 |
1.4 凸优化理论简介 | 第17-18页 |
1.5 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安全认知网络的波束成形研究 | 第19-29页 |
2.1 认知网络的安全问题与关键技术 | 第19-20页 |
2.2 系统模型 | 第20-22页 |
2.3 基于安全速率最大化的波束设计 | 第22-25页 |
2.3.1 最优波束设计 | 第22-24页 |
2.3.2 次优波束设计 | 第24-25页 |
2.4 仿真结果 | 第25-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安全认知中继网络中的鲁棒波束成形研究 | 第29-44页 |
3.1 认知中继网络关键技术简介 | 第29-33页 |
3.1.1 协作中继技术 | 第29-30页 |
3.1.2 无线携能通信技术 | 第30-32页 |
3.1.3 基于有限反馈的鲁棒波束成形技术 | 第32-33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33-35页 |
3.3 发射功率最小化的系统资源联合分配 | 第35-41页 |
3.3.1 基于完整CSI的系统资源联合分配 | 第35-37页 |
3.3.2 基于不完整CSI的系统资源联合分配 | 第37-41页 |
3.4 仿真结果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干扰信道下安全无线携能通信系统的鲁棒波束成形研究 | 第44-58页 |
4.1 系统模型 | 第44-46页 |
4.2 基于发射功率最小化的安全鲁棒波束设计 | 第46-51页 |
4.2.1 基于发射功率最小化的最优安全鲁棒波束设计 | 第46-49页 |
4.2.2 基于发射功率最小化的次优安全鲁棒波束设计 | 第49-51页 |
4.3 基于安全速率最大化的安全鲁棒波束设计 | 第51-54页 |
4.3.1 基于安全速率最大化的最优安全鲁棒波束设计 | 第51-53页 |
4.3.2 基于安全速率最大化的次优安全鲁棒波束设计 | 第53-54页 |
4.4 仿真结果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安全无线供电通信网络的联合资源分配 | 第58-68页 |
5.0 引言 | 第58-59页 |
5.1 系统模型 | 第59-60页 |
5.2 安全WPC系统资源联合优化算法 | 第60-66页 |
5.2.1 基于完整窃听CSI资源联合优化算法 | 第60-63页 |
5.2.2 基于不完整窃听CSI资源联合优化算法 | 第63-66页 |
5.3 仿真结果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8-69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附录Ⅰ 引理 4.1 的证明 | 第77-78页 |
附录Ⅱ 引理 4.2 的证明 | 第78-79页 |
附录Ⅲ 定理 4.1 的证明 | 第79-81页 |
附录Ⅳ 定理 4.2 的证明 | 第81-83页 |
附录Ⅴ 定理 5.1 的证明 | 第83-84页 |
附录Ⅵ 定理 5.2 的证明 | 第84-85页 |
附录Ⅶ 定理 5.3 的证明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