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10-11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VoIP关键技术与协议分析 | 第12-20页 |
2.1 VoIP关键技术 | 第12-14页 |
2.1.1 信令技术 | 第12-13页 |
2.1.2 编码技术 | 第13页 |
2.1.3 网络安全传输技术 | 第13-14页 |
2.2 SIP协议 | 第14-16页 |
2.2.1 SIP协议介绍 | 第14页 |
2.2.2 SIP系统组成 | 第14-15页 |
2.2.3 SIP消息格式 | 第15-16页 |
2.3 SDP协议 | 第16-17页 |
2.3.1 SDP介绍 | 第16页 |
2.3.2 SDP协议结构 | 第16-17页 |
2.4 RTP协议 | 第17-19页 |
2.4.1 RTP介绍 | 第17-18页 |
2.4.2 RTP协议结构 | 第18-19页 |
2.5 MSRP协议 | 第19-20页 |
第三章 Doubango开源框架的详细分析 | 第20-30页 |
3.1 Doubango开源框架的简介 | 第20页 |
3.2 Doubango开源框架的结构 | 第20-30页 |
3.2.1 tinySIP | 第22-24页 |
3.2.2 tinyDAV | 第24-25页 |
3.2.3 tinyMEDIA | 第25-26页 |
3.2.4 tinyRTP | 第26-27页 |
3.2.5 tinyHTTP与tinyXCAP | 第27-28页 |
3.2.6 tinyNET | 第28-30页 |
第四章 Doubango存在的问题与IP电话软件需求分析 | 第30-39页 |
4.1 Doubango在保证安全方面的不足 | 第30-34页 |
4.1.1 SIP的安全问题分析 | 第30-32页 |
4.1.2 SIP常用安全机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4.2 Doubango在保证语音质量方面的不足 | 第34-36页 |
4.2.1 VoIP中影响用户体验的分析 | 第34-35页 |
4.2.2 VoIP中对恢复丢包的常用技术 | 第35-36页 |
4.3 IP电话应用需求分析 | 第36-39页 |
4.3.1 功能性分析 | 第37页 |
4.3.2 非功能性分析 | 第37-39页 |
第五章 Doubango框架的扩展优化 | 第39-48页 |
5.1 框架中安全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44页 |
5.1.1 一种基于改进了的HTTP摘要认证 | 第39-41页 |
5.1.2 实现基于改进了的HTTP摘要认证 | 第41-44页 |
5.2 框架中丢包补偿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48页 |
5.2.1 丢包补偿机制的设计 | 第44-46页 |
5.2.2 实现丢包补偿机制 | 第46-48页 |
第六章 基于已扩展框架的智能终端IP电话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68页 |
6.1 软件框架及结构设计 | 第48-49页 |
6.2 中间服务层 | 第49-57页 |
6.2.1. 中间服务层的分层结构 | 第49-50页 |
6.2.2 中间服务层的核心区业务逻辑层 | 第50-57页 |
6.3 视图控制层 | 第57-68页 |
6.3.1 功能模块设计 | 第57-59页 |
6.3.2 注册 | 第59-60页 |
6.3.3 语音通话 | 第60-61页 |
6.3.4 聊天功能的扩展 | 第61-63页 |
6.3.5 即时消息 | 第63-64页 |
6.3.6 通讯录 | 第64-66页 |
6.3.7 通话历史记录 | 第66-68页 |
第七章 测试与总结 | 第68-79页 |
7.1 测试环境 | 第68页 |
7.2 功能测试 | 第68-74页 |
7.2.1 注册模块 | 第68-70页 |
7.2.2 语音通话模块 | 第70-71页 |
7.2.3 即时消息模块 | 第71-72页 |
7.2.4 通讯录模块 | 第72-73页 |
7.2.5 通话历史记录模块 | 第73-74页 |
7.3 安全性测试 | 第74-75页 |
7.4 性能测试 | 第75-77页 |
7.5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7页 |
7.6 问题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