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转居”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研究--基于苏州、扬州、徐州的问卷调查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立论 | 第9-19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9-10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一)失地农民(“村转居”社区居民) | 第14-15页 |
(二)生活质量 | 第15-16页 |
(三)生活满意度 | 第16页 |
四、理论支持 | 第16-18页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第16-17页 |
(二)公共服务理论 | 第17页 |
(三)社区治理理论 | 第17-18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村转居”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 第19-23页 |
一、“村转居”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简述 | 第19-20页 |
二、“村转居”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 第20-21页 |
三、“村转居”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指标内容 | 第21-23页 |
(一)经济生活质量 | 第21页 |
(二)居住与出行条件 | 第21页 |
(三)社会文化生活质量 | 第21-22页 |
(四)社会保障水平 | 第22页 |
(五)环境与健康质量 | 第22-23页 |
第三章“村转居”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现状 | 第23-32页 |
一、经济生活质量 | 第23-25页 |
(一)就业质量分析 | 第23页 |
(二)收入状况分析 | 第23-24页 |
(三)消费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二、居住与出行条件 | 第25-27页 |
(一)居住质量分析 | 第25-26页 |
(二)交通出行质量分析 | 第26-27页 |
三、社会文化生活质量 | 第27-30页 |
(一)文化生活方式分析 | 第27-28页 |
(二)子女教育与家庭生活质量分析 | 第28-29页 |
(三)社会交往质量分析 | 第29-30页 |
四、社会保障水平 | 第30页 |
(一)民社会保障认知度分析 | 第30页 |
(二)社会保障参保率分析 | 第30页 |
五、环境与健康质量 | 第30-32页 |
(一)环境质量分析 | 第30-31页 |
(二)社区物业管理水平分析 | 第31页 |
(三)身心健康水平分析 | 第31-32页 |
第四章“村转居”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存在的问题 | 第32-41页 |
一、“村转居”社区居民物质生活质量存在问题 | 第32-35页 |
(一)就业结构失衡,工作稳定性较差 | 第32-34页 |
(二)收入水平较低,差异大 | 第34页 |
(三)消费结构不合理 | 第34-35页 |
二、“村转居”社区居民居住与出行存在问题 | 第35-37页 |
(一)居住条件满意度较低 | 第35-36页 |
(二)“村转居”社区内公共区域管理缺位 | 第36页 |
(三)社区周边交通、出行便利度较低 | 第36-37页 |
三、“村转居”社区居民社会文化生活质量存在问题 | 第37-39页 |
(一)文化生活单一,文化设施不能满足预期 | 第37页 |
(二)社会交往对象单一 | 第37-38页 |
(三)教育设施满意度较低 | 第38-39页 |
四、“村转居”社区居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 | 第39-40页 |
(一)社会保障了解程度低,且参保项目不全面 | 第39页 |
(二)的社会保障满意度水平低 | 第39-40页 |
五、“村转居”社区居民环境与健康质量存在问题 | 第40-41页 |
(一)社区环境较乱,物业管理亟需调整提高 | 第40页 |
(二)民身心状态失衡,压力较大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提高“村转居”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途径 | 第41-47页 |
一、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缓解就业压力 | 第41-42页 |
(一)创造就业机会,增强就业能力 | 第41页 |
(二)建立专项培训计划 | 第41-42页 |
(三)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 第42页 |
二、以社区为依托,提升文化生活品质,促进身份认同 | 第42-43页 |
(一)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提升文化生活品质 | 第42-43页 |
(二)居委会主动作为,促进城市适应进程 | 第43页 |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 | 第43-45页 |
(一)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合理的征地补偿体系 | 第43-44页 |
(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 第44页 |
(三)加强社区周边基础建设,提供公共服务水平 | 第44-45页 |
四、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社区物业管理水平 | 第45-47页 |
(一)整治社区内环境问题,杜绝不文明现象 | 第45页 |
(二)完善社区物业管理制度,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