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利用USN-ICP-OES分析废水中重金属含量及干扰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6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分类、危害及现状第10-14页
        1.2.1 重金属的来源第10-11页
        1.2.2 重金属污染的分类和危害第11-12页
        1.2.3 重金属污染现状第12-14页
    1.3 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常用方法第14-15页
        1.3.1 化学法第14页
        1.3.2 物理化学法第14-15页
        1.3.3 生物化学法第15页
    1.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析技术第15-24页
        1.4.1 ICP-OES的工作原理及分析的基本过程第16页
        1.4.2 ICP-OES分析的特点第16-17页
        1.4.3 ICP-OES在环境样品中的应用第17-19页
        1.4.4 ICP-OES分析的干扰及常用校正方法第19-22页
        1.4.5 超声波雾化器的应用第22页
        1.4.6 废水重金属的前处理方法第22-24页
    1.5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第24-26页
        1.5.1 研究的内容第24页
        1.5.2 研究的意义第24-26页
第2章 USN-ICP-OES分析条件的优化第26-37页
    2.1 实验部分第26-27页
        2.1.1 实验试剂第26-27页
        2.1.2 实验设备第27页
    2.2 超声波雾化器的设置及使用第27页
    2.3 仪器分析参数优化研究第27-36页
        2.3.1 高频发生器功率对谱线强度及信背比的影响第27-29页
        2.3.2 雾化器压力对谱线强度及信背比的影响第29-31页
        2.3.3 等离子气流量对谱线强度及信背比的影响第31-33页
        2.3.4 蠕动泵转速对谱线强度及信背比的影响第33-35页
        2.3.5 辅助气流量对谱线强度及信背比的影响第35-36页
    2.4 本章总结第36-37页
第3章 废水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第37-51页
    3.1 实验部分第37-38页
        3.1.1 实验试剂第37页
        3.1.2 实验设备第37-38页
    3.2 微波条件的优化第38-40页
        3.2.1 前处理试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第38-39页
        3.2.2 消解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第39-40页
        3.2.3 消解时间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第40页
    3.3 微波消解-USN-ICP-OES法测定废水重金属的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和检出限第40-42页
        3.3.1 线性范围第40-41页
        3.3.2 准确度第41页
        3.3.3 精密度第41-42页
        3.3.4 检出限第42页
    3.4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第42-49页
        3.4.1 相关术语的定义第43页
        3.4.2 评估本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第43页
        3.4.3 标准品的不确定度第43-44页
        3.4.4 校准曲线的不确定度第44-47页
        3.4.5 取样体积的不确定度第47页
        3.4.6 样品定容的不确定度第47页
        3.4.7 温度引起的不确定度第47页
        3.4.8 重复性测定的不确定度第47-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ICP-OES分析中的干扰研究和消除第51-59页
    4.1 实验部分第51-52页
        4.1.1 实验试剂第51页
        4.1.2 实验设备第51-52页
    4.2 不同浓度的硝酸对各浓度重金属元素测定的干扰及消除第52-57页
        4.2.1 不同浓度硝酸对0.05mg/L各重金属测定的影响第52-53页
        4.2.2 不同浓度硝酸对0.1mg/L各重金属测定的影响第53-54页
        4.2.3 不同浓度硝酸对1mg/L各重金属测定的影响第54-55页
        4.2.4 不同浓度硝酸对5mg/L各重金属测定的影响第55-56页
        4.2.5 酸效应导致的基体干扰的原因分析第56页
        4.2.6 消除酸效应的研究第56-57页
    4.3 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第57-59页
        4.3.1 共存离子对分析结果的干扰第57-58页
        4.3.2 共存离子干扰的消除第58-59页
第5章 结论第59-61页
    5.1 结论第59页
    5.2 局限性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高模板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穆巴拉克时期埃及贫困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