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框架 | 第14页 |
·本文的贡献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7-26页 |
·效率的相关经济理论 | 第17-22页 |
·经济效率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效率边界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保险业效率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寿险业效率文献综述 | 第22-26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22-23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23-25页 |
·研究文献评述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中国寿险业发展现状 | 第26-48页 |
·中国寿险业发展概况 | 第26-34页 |
·中国寿险业发展史 | 第26-28页 |
·中国寿险市场现状 | 第28-34页 |
·中国寿险业与国际寿险业发展规模比较 | 第34-39页 |
·寿险保费收入 | 第34-37页 |
·寿险深度 | 第37-38页 |
·寿险密度 | 第38-39页 |
·外资寿险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 第39-44页 |
·机构数量持续增长 | 第40页 |
·保费收入增长不稳定 | 第40-42页 |
·与中资寿险公司竞争激烈 | 第42-44页 |
·监管环境日趋严格 | 第44页 |
·中国寿险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简析 | 第44-48页 |
·业务结构失横 | 第44-46页 |
·投资渠道有限 | 第46-47页 |
·销售渠道单一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寿险公司技术效率评价体系和模型构建 | 第48-52页 |
·寿险业效率的分析方法 | 第48-50页 |
·非参数方法 | 第48-49页 |
·参数方法 | 第49页 |
·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的比较 | 第49-50页 |
·随机前沿方法(SFA)评价寿险公司技术效率的可行性 | 第50页 |
·随机前沿方法(SFA)模型 | 第50-52页 |
第五章 中国寿险市场下中资和外资公司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 第52-67页 |
·研究变量的选择 | 第52-55页 |
·对现有指标的评价 | 第52-53页 |
·变量选择 | 第53-55页 |
·模型的设定 | 第55-56页 |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56-57页 |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57-58页 |
·模型参数估计与显著性分析 | 第58-60页 |
·基于SFA方法的寿险公司技术效率测算 | 第60-66页 |
·样本公司总体技术效率情况分析 | 第60页 |
·样本外资寿险公司与中资寿险公司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 第60-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提高中国寿险业技术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67-72页 |
·对中资和外资寿险公司的对策建议 | 第67-68页 |
·完善中国寿险市场环境的对策建议 | 第68-72页 |
·规范化经营 | 第68页 |
·注重人才培养 | 第68-69页 |
·挖掘农村寿险市场的需求潜力 | 第69页 |
·加强战略联盟 | 第69-70页 |
·政府监管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