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论文的主要构成及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论文的重点与难点 | 第12-13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14-26页 |
2.1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征 | 第14-15页 |
2.2 生态文明的理论视角 | 第15-17页 |
2.2.1 生态资源价值理论 | 第15-16页 |
2.2.2 生态承载力理论 | 第16页 |
2.2.3 统一科学理论 | 第16页 |
2.2.4 城市价值链理论 | 第16-17页 |
2.3 生态文明的评价方法 | 第17-26页 |
2.3.1 国外生态文明评价方法 | 第17-19页 |
2.3.2 国内生态文明评价方法 | 第19-23页 |
2.3.3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 第23-26页 |
第3章 广州生态文明的评价 | 第26-49页 |
3.1 广州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与评价的必要性 | 第26-34页 |
3.1.1 广州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 第26-32页 |
3.1.2 广州生态文明评价的必要性 | 第32-34页 |
3.2 广州生态文明评价方法与理论模型 | 第34-37页 |
3.2.1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 第34-36页 |
3.2.2 生态文明评价模型理论推导 | 第36-37页 |
3.3 广州生态文明评价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37-40页 |
3.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7-40页 |
3.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方法 | 第40页 |
3.4 广州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分析 | 第40-49页 |
3.4.1 适用性检验与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0-46页 |
3.4.2 广州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算结果 | 第46-49页 |
第4章 广州与广东省其它城市生态文明的对比分析 | 第49-55页 |
4.1 广州与广东省其余20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算 | 第49-51页 |
4.2 广州与广东省其余20个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排序 | 第51-52页 |
4.3 广州与广东省其余20个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差异分析 | 第52-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第55-59页 |
5.1 促进产业转型,改善经济建设环境 | 第55-56页 |
5.2 加大环保投资,优化生态环境质量 | 第56页 |
5.3 保护农村生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 第56-57页 |
5.4 促进文化繁荣,提高公众生态意识 | 第57-5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