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本文所用英文缩写词表 | 第10-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分子逻辑门的概述 | 第13页 |
1.2 分子逻辑门的分类 | 第13-16页 |
1.2.1 与门(AND GATE) | 第14页 |
1.2.2 是门(YES GATE) | 第14-15页 |
1.2.3 非门(NOT GATE) | 第15页 |
1.2.4 或门(OR GATE) | 第15页 |
1.2.5 与非门(NAND GATE) | 第15页 |
1.2.6 或非门(NOR GATE) | 第15-16页 |
1.2.7 异或门(XOR GATE) | 第16页 |
1.2.8 禁止门(INHIBIT GATE) | 第16页 |
1.3 DNA分子逻辑门的应用 | 第16-22页 |
1.3.1 DNA分子逻辑门在荧光检测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1.3.2 DNA分子逻辑门在电化学方法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3.3 DNA分子逻辑门在比色法检测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1.4 本论文拟开展的工作 | 第22-24页 |
第2章 基于核酸适体-胶体金技术构建凝血酶的DNA分子逻辑门 | 第24-33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5-26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26-31页 |
2.3.1 实验设计原理 | 第26-27页 |
2.3.2 功能化金纳米的制备及表征 | 第27-30页 |
2.3.3 对凝血酶的检测 | 第30页 |
2.3.4 特异性的考察分析 | 第30-31页 |
2.4 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基于链置换反应-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构建MIRNA的DNA分子逻辑门 | 第33-40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34-35页 |
3.2.2 链置换反应 | 第35页 |
3.2.3 荧光检测 | 第35页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35-38页 |
3.3.1 实验设计原理 | 第35-36页 |
3.3.2 运用YES逻辑门对miRNA的检测 | 第36-37页 |
3.3.3 运用AND GATE(与门)对miRNA的检测 | 第37-38页 |
3.3.4 特异性的考察与分析 | 第38页 |
3.4 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基于核酸外切酶-聚合酶构建MIRNA的DNA分子逻辑门 | 第40-47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40-41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42-46页 |
4.3.1 实验设计原理 | 第42-43页 |
4.3.2 核酸探针茎部的设计 | 第43-44页 |
4.3.3 核酸外切酶Ⅰ功能考察与分析 | 第44-46页 |
4.4 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